王元丰
中国在全球ESG治理中能否后来居上?
2025-7-4 07:54
阅读:301

中国在全球ESG治理中能否后来居上?

王元丰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已然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标尺,更是企业在全球商业舞台上立足的通用语言。中国在ESG领域的起步虽稍晚于部分西方国家,但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却异常迅猛,展现出强劲的后来居上之势。2024年,堪称中国ESG政策、规则和标准建立的元年。中国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于412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首次强制要求450余家上市企业进行ESG信息披露,这一举措在业界引发了广泛关注。紧接着,财政部于20245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为中国的ESG标准与国际接轨铺平了道路,明确了中国在ESG标准制定上并非要另起炉灶,而是可以充分借鉴并采用ISSB的标准。202412月,该准则正式颁布,开启了中国ESG标准与国际融合的新篇章。今年4月,中国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紧接着6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征求《〈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从这些密集的政策动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ESG标准制定上的高效与决心,其速度之快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中国已经为ESG标准的未来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中国企业可持续披露基本准则、气候相关披露准则相继出台;到2030年,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基本建成。此外,财政部的文件还明确提出了未来企业ESG信息披露的四个扩展方向:从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扩展,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扩展,从定性要求向定量要求扩展,从自愿披露向强制披露扩展。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正将ESG标准和相关准则的制定工作推向加速阶段,并将其作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变革,全面覆盖中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ESG工作带来深远影响。

尽管中国在ESG领域是后来者,但如今,中国的工作重心已经从单纯的与国际趋同,转变为在趋同的基础上寻求中国特色的落实。国际咨询公司安永(EY)中国最近指出,中国ESG准则将从趋同向超越方向发展。那么,中国是否真的能够在ESG治理领域后来居上呢?答案是肯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是关键因素之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组织(IPCC)的评估认为,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上,行政手段往往比财政、金融、经济、信息等其他手段更为有效。而ESG工作与中国制定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建设美丽中国、和谐社会等理念高度契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中国政府正在以高效有力的方式推动ESG工作,并且这种推动的力度和速度都在不断加大加快,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这种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可持续工作已经在中国的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城市空气污染治理为例,十多年前,中国的空气污染很严重,当时许多人认为中国可能需要像西方国家那样花费三四十年的时间才能有效治理。然而,中国政府启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后,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就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改善,这一成就甚至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在ESG治理方面,这种高效的行政推动能够持续下去,不仅会让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生显著变化,也将有助于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等现代化愿景,从而在全球ESG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科技赋能是实现ESG目标的关键支撑。通过“ESG+T”(Technology,科技)的模式,可以让ESG的推进更加有力。无论是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还是减少资源和能源的使用,都需要科技的赋能,以提升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在SG(社会和治理)方面,近年来,科技也在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治理水平,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绿色低碳技术和与社会治理高度相关的数字化领域,中国的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些年,中国在光伏、风力发电、电池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相关的交通技术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不仅为中国自身的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些领域,中国的领先技术和优势,必然会在企业的ESG治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外,科技中的数智化技术,无论是在提升能源和环境治理效率、增强企业的社会正面影响,还是在优化企业治理方面,都不可或缺。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技术领域处于世界第一梯队,并且拥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设立的“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全球有189家,而中国占据了78家“灯塔工厂”,总量位居世界首位,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这些成功的先进技术应用实践,为中国企业推动ESG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也预示着未来中国在企业ESG领域有望持续走在世界前列。

最后,香港将在中国ESG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香港是国际上首批采用ISSB企业可持续准则的司法管辖区域之一。在最近召开的“北京国际可持续大会”上,香港联交所负责人梁凤仪详细阐述了香港为何要率先采用ISSB标准,以及这一举措对香港的重要性。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融资的重要桥头堡。在港上市的2300多家企业中,超过1400家是中国内地企业。香港首批采用ISSB标准,将促使在港上市的中国企业遵循严格的ISSB标准。这不仅会推动这些企业自身的发展,还将带动其产业链和供应链企业按照ISSB的要求推进ESG工作,从而引领一大批中国企业践行ESG理念。与此同时,中国自身也在通过政策和技术手段积极推动ESG工作。这种内外合力的形成,不仅将推动中国ESG工作取得更大进步,还将在全球范围内树立标杆,使中国成为ESG领域的模范生和标兵,实现后来居上的目标。

综上所述,凭借强有力的行政推动、科技赋能的强力支撑以及香港的关键作用,中国在全球ESG治理领域具备了后来居上的坚实基础和强大潜力,中国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环球时报》7月4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元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6140-149225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