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蜀生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一) 精选
2013-6-17 10:41
阅读:17223
标签: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自身免疫病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一)

 

一般来说,免疫系统的功能就是“识别自已(Self)与非已(non-self),并对非已成份产生免疫应答,而对自身成份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是免疫功能的二个相互联系的方面(Two sides of one coin)。对免疫应答的作用人们知道得比较多,比如,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就会启动免疫应答,将其杀灭排除。这就是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当我们身体的组织细胞发生恶性突变,变成癌细胞时,免疫系统也可以将它识别出来,并将其消灭。这就是兔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但对免疫耐受的作用通常就知道得比较少了,对免疫耐受研究的重要性也不大清楚。本文简单介绍这一重要研究领域的情祝。

 

正常情况下,兔疫系统不会对自身组织细胞发动攻击,因为能与自身组织细胞起反应的免疫细胞,在其发育成熟的过程中,都被选择性地排除(凋亡)了。这种自身耐受机制很重要。如果由于各种原因,自身耐受被打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细胞,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即发生自身免疫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甚至帕金森氏病等都与自身免疫有关。到目前为止,自身免疫病都是不能根治的。免疫系统有时也会时某些物质产生不必要的免疫应答,出现“过敏反应”。比如一般人对花粉和尘螨等是耐受的,不会产生免疫应答。但有些“过敏体质”的人,这种耐受性就消失了,结果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超敏反应,产生过敏性哮喘及其它过敏症状。我们知道,过敏性疾病也是很难治疗的。可以讲,目前凡涉及损害“免疫耐受”的疾病,都是难治性疾病。因此,免疫耐受的研究,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列举一些与免疫耐受研究可能相关的领域。

 

                                    一,自身免疫病与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目前已知的自身免疾性疾病有几十种,在临床上都属于难治性慢病。通过诱导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早期用口服抗原的方法,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实验研究中,都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临床诱导耐受治疗糖尿病、防治I型超敏反应方面也取得一些初步成果。近年来,调节T细胞,尤其是TH17IL17的研究对理解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其相关研究的临床应用显示了某种乐观的结果,其前景值得关注。

 

                                             二,某些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机体的“带毒”状态是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排除病毒的结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了免疫耐受。目前,要彻底清除慢性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很困难,很重要的一个解释就是免疫系统对该病毒产生了耐受,病毒复制的结果是表面抗原的持续阳性。如果掌握了这种免疫耐受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机理),就可以设法打被这种耐受,恢复其正常的免疫应答,从而有效地清除这些病毒,治疗这类疾病。

 

                                            三,操纵生殖过程

 

胎儿对母体来讲是一种特殊的“异体移植物”,但却不会被母体排斥,原因是天然的“母-胎耐受”。研究清楚母-胎耐受的机理,并能操纵这一过程,就可以防止由于这种耐受破坏而导致的流产(重建母-胎耐受),以及用免疫干预的手段让母亲免疫系统“自然”地排除胎儿,进行早期人工流产(打被母-胎耐受)。

 

                   四,通过诱导对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防止器官移植排斥

 

临床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移植排斥。植入的器官作为“非己”移植物,会被爱者的免疫系统将其当作异物排斥掉。目前临床采取组织配型和使用免疫抑制药来减轻和抑制这种免疫排斥,使器官移植得以开展。但由于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必需终身使用免疫抑制药。这明显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要最终彻底解决移植排斥这个问题,就是人工诱导受者的免疫系统对供者器官的免疫耐受。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将另文介绍。

 

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对抗原应答的一种方式,在维持机体的自身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己经明确,无论是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还是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都有多种免疫调节机制的参与,涉及多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免疫细胞的分子识别、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等不同层次的生理过程。但总的来讲,与免疫应答的研究相比,免疫耐受的研究相对滞后,使“免疫耐受相关疾病”的防治效果不理想。相信随着对免疫耐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掌握更多的操纵免疫耐受的手段,必将为目前临床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器官移植领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谢蜀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5675-70023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