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此秋并不等同彼秋 精选

已有 5796 次阅读 2015-8-12 07:25 |个人分类:科学与生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气象, 天文, 月令, 立秋, 少儿读物

此秋并不等同彼秋

立秋已过,微信上一下子转出来许多关于秋的短文,唐朝人、宋朝人诵咏秋天的诗歌“隆重上市”了,什么抓秋膘之类的“秋季养生”时文也纷纷出笼,好像秋天已经到了似的。立秋那天,全国的许多地方也正好刮风下雨,被热昏了头的人们感到了一丝凉意,于是就欢呼起来:“立秋”真的有道理啊。那些关于秋天的微信于是传得更加欢快。

但是,老天爷似乎并不肯照顾大家,除了受台风影响的那些时候、那些地方之外,华北华南仍然暑热难熬,人们稍微一动便是一身大汗。离开真正的秋高气爽、唐诗宋词中间那些惹得人们愁心四起的秋凉景色还相当遥远。

有人会问,所谓立秋,不是已经进入秋天里吗?天气还这样热,这个节气为什么叫做立秋?

这里,我们先要弄清楚,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所对应的是天文而不是气候、气温

我们的地球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如果没有灯光的干扰,晚上我们仰望星空,繁星点点,这些星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远,我们的肉眼并不能分清楚它们离开我们的距离,好像都挂在很远很远的的一个球面上,所以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假想有一个以我们为中心,半径为无穷大的球壳,把它称为天球。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把这个公转的平面无限延伸,将与天球相交,交线是一个大圆,人们称这个大圆为黄道。这个说法与古人的关于黄道的叙述是等价的。古人说,太阳和天球一起,围绕着我们的大地旋转,不过,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每天会移动一点,差不多不到一度,一年下来正好一圈(为什么我们现在把一个圆分成360度?我猜想最早应当来源于此)。这个圆古人就叫做黄道。

我们把黄道分成十二等分,这就是黄道十二宫。如今的年轻人所津津乐道的什么星相就是这个东西。再把这十二等分一分为二,也就是把黄道二十四等分,这二十四个等分点便是二十四节气。

把一个圆十二等分也罢,二十四等分也好,总要有一个起点。地球绕太阳转,地球自己还在自转,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的赤道垂直,与黄道平面就有大约66°34′的角度。这样,我们每天中午看到的太阳的高度就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天中午我们在太阳下阴影的长度是不同的。阴影最短的那天,中国古人称之为夏至,阴影最长的那天称为冬至,至就是极至——到头了。这是两个最明显、最容易被古人发现的两个标志点,实际上也最早被古人所确定。夏至那天白天最长晚上最短,冬至那天白天最短夜里最长。而白天和夜里同样长短的那两天分别是春分和秋分,这里的分就是平分。我们把春分作为二十四等分的起点,称为黄经0度,夏至为90度,秋分就是180度,冬至就是270度。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则分别为325、45、135和215度。由此可见,二至、二分都是天文意义上的字眼。

中国的古人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视为四季的开端。这是在天文意义上说的。这样的四季分法与实际的气候特别是气温存在很大的差别。虽然在冬至那天,太阳给北半球的能量最少,夏至那天,太阳给北半球的能量最多。但是,在讨论气温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地球上的大气层对于太阳能量的储藏作用。实际上,夏至前后并不是气温最高的,冬至前后并不是气温最低的,立秋以后也并不是马上就秋凉了。气温最高的一段时间往往是夏至以后的二十来天即小暑到大暑的那些天,气温最低的往往是小寒到大寒的那些天,也相差大约二十来天。也就是说,用四个“立”来作为四季开始的标记与实际气温的变化往往相差二十来天的样子。在天文意义上的四季与气象意义上的四季并不重合,此秋并不等同彼秋

如今许多人仍然认为立秋了,应当凉快一些了,还是太性急一点儿。

古人又想把一年十二个月分给四季。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礼记》中有一篇《月令》就是这样做的,它把一年十二个月分别称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和季冬。《月令》分别记述了每个月的天气、物候以及人们应当做到事情。应当认为,它所说的四季主要是指气象上的四季。

如果一年是360天,一月是30天,也就是说,如果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正好是360个自转,月亮绕地球转一圈正好是30天,那就非常完美了。但是很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天下没有这样的好事。实际上的一年是365又四分之一天差一点,实际上的一月只有二十九天半多一点,都凑不成整。

我们中国的古人想出来了置闰月的办法。它完整地保留了月,凑出来在统计意义上准确的年。也就是说,每一年都不是365天,但是,若干年平均起来,每年仍然是365.24天。这个历法,对于古代农业社会是一个很好的历法,所以,如今称之谓农历也并没有大错。

但是,这二十四个节气,就很难再很好地嵌入到上述《礼记·月令》的十二个月中间去了。比如,《月令》说“孟秋之月……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斋。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而实际上立秋很有可能并不在这“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我看了一下,从1931年到2030年这一百年的时间里,立秋在农历七月的年数只有47年,还不到一半,其余53年都在七月以前。这样产生的问题就是在立秋之时,第一个秋月即孟秋之月还没有到。今年就是这种情况,今年的立秋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还在季夏之月。而过去老百姓那里,农历六月是最热的月份,这才有“六月不借扇”的谚语和儿歌。

当然,我们的祖先又是聪明的,就像作律诗一样,上一句出了律,成了“拗句”,下一句便能够“救”,再救回来。冬至既不是最冷,则想出来“数九歌”。大家知道了数九,便知道真正冷的时候是“三九四九不出手”。夏至既不是最热,便想出来个“伏天”,立秋既不马上就秋凉,就有“秋后一伏”。如今正是中伏末伏之交,天气的暑热也就在情理之中。

西洋人做事情干脆,它们放弃了“月”的实质,只保留了它的名称,把一年硬分成十二个月,这就是所谓阳历。这样,二十四个节气在他们的年的框架内基本上固定了。我们如今在小学就学习的二十四节气歌的下半部分,说的就是这回事情:“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在这个框架下,一年四季,一季三月,秋天被分配在九、十、十一月这三个月,这种分配基本上符合我国所在的北半球温带的天气变化规律。按照这种分法,秋季离我们现在还有二十来天的时间。微信上传看那些关于秋天文字的朋友们略微性急了一点。

很遗憾,这种比较科学的分法如今好像只在西方传过来的幼儿和少儿读物上能够看得见。大家长大成人以后,好像都忘记了从小学到的这么一回事情。在我们的媒体上,不管是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自媒体之上,要么就是与实际天气不大符合的“立秋标志着秋天到了”的说法,要么就是老百姓搞不清楚也无法直接测量的“连续几天平均气温在X度到Y度之间”的专业气象术语。对于西洋人传来的这种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季节变换,倒没有什么人去在意、去叙说,可能因为它太简单、太直白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912401.html

上一篇:蜻蜓与小飞虫
下一篇:华北城市污染原因之一——以济南为例
收藏 IP: 60.216.171.*| 热度|

22 武夷山 姬扬 姚伟 黄永义 陆俊茜 文克玲 褚昭明 李伟钢 刘俊华 翟自洋 张江敏 王启云 韦玉程 石磊 鲍海飞 白龙亮 王喆 jiareng luxiaobing12 taoshl zjzhaokeqin peosi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2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