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祭祖 精选

已有 5352 次阅读 2012-1-22 11:53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祭祖, 大年夜

新年到了,想起了儿时过年的祭祖仪式。儿时,家里每年都会进行若干次祭祀,例如清明节、我祖父的忌日等等,都要“斋一斋”,而过年的祭祖是必定进行的,时间一般都在大年夜下午,年夜饭之前。

家乡人把除夕称为大年夜,其前一天称为小年夜。到小年夜晚上,过年所用的各种菜肴基本上都已经做成半成品,而南方的城里人又不需要提前预备主食,所以过年的各种准备已经基本完成。到大年夜,简单的中午饭以后,就开始预备祭祖。

家乡人一般都是按小家庭生活的。据文献记载,从明代开始,家乡的大多数家庭都与今天相似,就是小家庭。专家们的分析是与那里商品经济发展较快有关。因而,祭祀活动也只有小家庭成员参加,不像其他地方的大家族祭祀。

我家祭祖时,把一张八仙桌放在客堂间的正中央,桌子的南面系上桌围,桌围由布做成,似乎是夹的,正面暗红色,上绣一些番莲一类的花。桌子南沿放一对锡制蜡扦,蜡扦上各扦有一支红蜡烛。两个蜡扦中间是香炉。桌子中央的祭品是肉、鱼、鸡、蔬菜,都是凉的,共计六碗。(祭祀所用大抵都是六碗,我猜测系取六六大顺、来去都顺利之意。昆曲《邯郸梦-法场》中光禄寺所赐断头酒宴也是“六道大菜”,因而有“怪不得寻常人家从不吃六道大菜”的道白,六道大菜大概都是祭祀所用。)蔬菜中有我们家乡人年夜饭上一定有的青菜和黄豆芽。青菜是暗绿的,暗绿谐音安乐。黄豆芽形若如意。故而祭祀所用蔬菜也用青菜与黄豆芽。桌子北面正位放两张椅子。两个正位上各放碗、筷、汤匙和酒盅。桌子东西两侧都满满地排放着酒盅,大概每一边有十多只吧,每只酒盅边上放一双筷子。我猜测这是供许多位祖先享用的。

在桌子的正前方,放一只“拜垫”,供人跪拜。我家的“拜垫”,其实只是稻草做的用了给锅保温用的“草焐窠”的盖,上面放一块棉垫子。

在桌子的侧前方,有一只口径约50cm的浅口缸,缸内堆放着早就用锡箔纸折叠好的元宝。这种缸是专门放锡箔灰的,大多数人家都有。每年几次祭祀,都会积存不少锡箔灰。街上专有收购锡箔灰以回收金属锡的,这是一种职业。吆喝声就三个字“锡---”。(《红楼梦》里焦大所骂的“扒灰”一词就来自这锡箔灰。)我家往西几十米远就有一家锡箔庄,我少时只是在店门口看店里的伙计分装锡箔纸,没有去看他们是怎样把锡涂到纸上去的,至今感到遗憾。

在桌子上供老祖宗们享用的碗里盛上米饭,酒盅里倒上酒,祭祀就可以开始了。

祭祀开始前,我们小孩被告知,老祖宗就要来了。这样,我们就不能大声说话,尽可能不走动,要走动也必须蹑手蹑脚,而且不能接近那桌子和椅子,更不要说碰到它们了。

当父亲开始点上蜡烛,祭祀就正式开始。父亲点上香,插在香炉中。退到“拜垫”的后面,先打躬作揖,然后左脚向左前迈半步,右膝跪下,左脚收回,顺势左膝也跪下,三叩首。每次叩首完毕必跪着挺直身体,再叩下一次首,三叩首完毕,然后按刚才相反的顺序站起,再打躬作揖,最后向后退下。他的叩拜就完成了。

接着,是母亲的叩拜,与父亲动作不同之处是把打躬作揖换成万福。

接下来,是小辈们按年岁大小挨个如父亲一样的动作叩拜。

叩拜完毕,大家都肃立在一旁。大概是等候老祖宗们享用,大概一刻钟左右吧。就开始燃烧锡箔,由我母亲用一只锡箔元宝在蜡烛上点着了,再引着缸里的锡箔。烧完锡箔,眼看香和蜡烛也烧得差不多了,再按照刚才的次序,由父亲开始,所有的人再叩拜一次。大概第一次叩拜是欢迎,这第二次叩拜就是欢送了。

当所有人的第二次叩拜完成,祭祀仪式就结束了。整个过程中基本没有声音。

因为那时年龄小,有些细节记得不一定都准确,但是,祭祀时那庄严肃穆的气氛,老人们对于祖宗和神鬼的敬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父母亲平时不怎么迷信,但是,他们对祖宗极其敬重。我小时候正是解放之初,家乡百业萧条,父亲也失业在家,然而每年的祭祀仍不可少。这大概是在实践父亲经常用以教导我们的《朱伯庐治家格言》之中所说的“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530914.html

上一篇:科学网新闻的标题不应当哗众取宠
下一篇:破五与接路头
收藏 IP: 112.229.84.*| 热度|

7 余昕 唐常杰 刘波 吕喆 孟津 crossludo zhangcz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