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说城市(4)市的变迁
在古代,市是做买卖的地方。在城里的市,可以方位、地名为名,如东市、西市、中市等。在商业发达的情况下,会有“专业”的市场,例如骡马市、驴市、猪市、皮市、米市等等。
此外,在乡镇,也就是在城之间,也会有市。在乡村经济发达的地方,作为市场的乡镇会更多。这些乡镇的名称就往往是某某市。例如,历史上下面这些市都有名:江陵城外就有沙市(唐代名沙头市),常熟有吴市(明代称吴家市)、徐市,江西泰和有早禾市,湖南安仁有禾市,浙江慈溪有三七市等等。小说《水浒传》中的曾头市更是赫赫有名。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就是商品经济的逐渐发展,市场中的主体即各种商人、手工业者维护自己权益的要求也越来越大。
实际上,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都对包括日本在内整个汉文化圈有着极大的影响。日本的地方行政:都、道、府、县这些名称与都直接来自中国。近代以来,他们更从西方学习资本主义。他们在学习和吸收中西方文化的同时,在很多方面都有创造,例如,“市場”这个词,就首先产生在日本,对应于英语的market。我们直接引进了这个词,如今場字简化为场。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学习西方的市民自治制度,让市民自治,设立“市”这个行政单位。都道府县是一级行政区,市则在这些一级行政区的管辖之下。根据人口多寡,市被分成四类市:政令指定都市(政令市);中核市;特例市和普通市。市的管理者称市长,相当于英语的mayor(中国古代亦有市长一职,但系市场的管理者)。
在19世纪后期,日本设立了不少“市”。如1889年设立的高冈市、东京市、仙台市、德岛市、津市等。
清末民初,在江苏苏州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自治组织——市民公社,这是一种按城镇街道区域划分、主要由商人领导和组织的市民自治组织。例如1909年6月,苏州观前街成立市民公社,该组织最初以市政建设(如修路、补桥、疏浚沟渠)和消防为重点,后逐步扩展至公共卫生、社会救济、冬防巡逻等领域。这体现了城市居民维护自己的利益的精神。
1911年11月,江苏省临时省议会通过《江苏省暂行市乡制》,该制度以清朝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为基础,将城、镇统一称为市,并规定县治城厢地方为市,其他城镇村庄屯集人口达5万以上的地方也为市,不足5万者为乡。
当时设立的市有吴县的浒关市,上海县的上海市、洋泾市、闸北市等,宝山县的城厢市、罗店市、吴淞市,川沙县的川沙市,华亭县(松江县)的华亭市、枫泾市、亭林市,昆山县的玉山市,常熟县的海虞市、沙洲市、东唐市,吴江县的吴江市、同里市、黎里市、盛泽市,嘉定县的城市、槎南市,青浦县的城厢市、朱家角市,南汇县的周浦市,奉贤县的奉城市等。
江苏省的自治“市乡制”虽然后来被北京政府叫停,但是却开了“市”作为城镇行政的先河,是民国期间县管市的滥觞。
1921年7月3日,北洋政府以“大总统教令”形式颁布《市自治制》,1922年9月9日又制定《市自治制施行细则》。这是中国近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法规,其中明确规定市分为特别市与普通市两种类型。特别市通常为重要城市或省会,普通市则为一般行政城市。特别市相当于县,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监督,如省长等;普通市由其所在县领导,其监督为县知事。
《市自治制》最初在北京和青岛实施,1922年6月17日公布北京施行令,11月18日公布青岛施行令,将北京、青岛设定为特别市。
《市自治制》为后续民国时期的市政建设奠定了基础。
与此差不多同时,1921年,广州市市政厅成立,下设公安、公用、财政、卫生、教育、工务等6个局。孙科为第一任市长。这是为广州建市之始。此前于1918年10月成立广州市政公所,开始进行现代的市政设施建设。
1923年,民国政府将汉口设为特别市(直辖市)。
至此,“市”作为地方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名称,已经站稳了脚跟。
1927年以后的国民政府,基本上继承了这个地方行政制度。如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4月24日成立市政厅,6月1日改为市政府,6月6日《南京特别市暂行条例》颁布正式设立。7月7日,国民政府颁布《特别市组织法》,宣布上海等也设立“特别市”。特别市隶属于国民政府。1930年5月20日国民政府又颁布《市组织法》,规定取消“特别”二字而一律称“市”。
1949年以后,我国仍然有不同级别的市。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这样,根据宪法,我国的市有两类,一类是直辖市,另一类是省(或自治区)辖市。
直辖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其余的市都隶属于各省和自治区。其中有一类是“较大的市”。这些市包括副省级市、地级市,实际上都是省辖市。副省级市本质上是行政级别提升的特殊地级市,副省级市与地级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行政级别、干部管理和经济权限上。而“地级市”作为实际行政区划的设置,源于1983年市管县体制改革,通过国务院批复确立。
所谓“县级市”,也是省辖市,地级市对县级市的管辖只是替省政府“代管”。
在1950年代初,无论是直辖市还是其他市,主要管辖的区域是城市“市区”和面积并不大的“郊区”。
例如上海市只有市区以及东郊、北郊、西郊三个郊区。连上海县还属于江苏省。1958年,江苏省的上海、嘉定、青浦等10个县被划归上海市,上海市才有了如今的面积。
北京、天津的情况也与此相仿。
由于划入了大量的县,即使是直辖市,至今辖区内仍然有大量的农村面积。
农村面积占比最高的直辖市是重庆市。重庆市在2025年的农村面积仍有约为7.83万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的95%。
至于其他的市,有的农村面积会更大,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面积达25.3万平方公里,几乎是江苏省的2.5倍,而常住人口才213.91万。青海格尔木市,面积达11.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仅22.53万人。
这样,现在的“市”是一个行政区划名称,它与其最初的意思“做买卖的地方”即“市场”已经大不相同。市这个词,经历了由“市场”到“城市”再到“行政区划名称”这个的过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150412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