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铅的与不含铅的
过去和现在都有不少东西的名称带有“铅”字,如铅笔、铅字等。这些物品虽然名称中有铅字,而其成分有的是含铅的,有的是不含铅的,有的是过去曾经含铅的,现在不含了。本文列举一些物事的名称,并作一点说明。
1.铅笔
铅笔是每一个人从小都长期接触的文具,它现在是不含铅的。铅笔笔芯的质料是石墨和粘土。粘土成分少,笔芯就比较软,写出来的字比较黑。粘土成分多,笔芯比较硬,写出来的字颜色浅。
既然不含铅,为什么称它为铅笔呢?铅是比较柔软的金属,用铅可以画出浅黑色的条纹,据说古希腊人曾经把铅条作为笔使用。当欧洲人刚发现石墨矿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一种碳的单质,而以为是铅矿。因此把用石墨做成的笔称为铅笔。
例如,德语Bleistift 就是“铅笔”,其中blei是铅 ,stift是棒、笔。英语pencil 是铅笔,好像与铅无关,但是英语pencil lead是铅笔芯,还是没有离开铅(lead)。
由于铅笔是从欧洲引进的,汉语中“铅笔”一词也就随着对西方语言的翻译而生成了。
2.铅画、铅照
从清末开始,用石墨铅笔所画的画称铅画。画画所用的石墨条,称铅条。
清末到民国年间,人故去之后,家里纪念,多悬挂其大幅“黑白画像”。画像多凭照片据“九宫格”放大,用石墨粉擦笔方法画就,故一般称为“铅照”。现在一些地方称之“墨铅人像”,作为非遗文化进行传承。
3.铅字与铅版
铅字是20世纪最流行的印刷用字。我国古人发明了活字印刷,传到欧洲,经过多次改进,发明了铅字印刷。铅字是用铅、锑、锡合金铸成的印刷用活字。
把单个铅字字符组合实现文字排版,排版后压制纸凹字模板,称纸型(纸型可以低成本保存原版,以便日后重印),在纸型上浇铸成铅版,用铅版在印刷机上进行印刷,这就是铅字印刷的大致过程。
铅字当然是含有铅的。铅字印刷的最大缺点之一就是有严重的铅污染。
4.铅的氧化物
铅有多种氧化物,各有其别名。氧化铅(PbO)又称黄丹、密陀僧,呈黄色。四氧化三铅(Pb3O4)又称铅丹,是红色的。这些铅的化合物都可以用作颜料。
5.铅粉、铅白、铅华
碱式碳酸铅是一种白色的粉末,被称为铅白。由于这种白色粉末不透明,有强烈的遮盖作用,涂在脸上,能够使得脸看上去嫩白,古人把它作为化妆品。它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所以古人又称之为胡粉、铅粉,又称铅华。多少年以来,戏曲曲艺演员都用它来化妆,脸上涂上了铅粉就遮盖了本色。所以洗尽铅华一词就就可以从演员卸妆来比喻人表示去除掉这些影响本色的“面具”。铅白是有毒的,所以现在不允许把它作为化妆品了。
6.铅油
由于铅白有强烈的遮盖作用,过去作为颜料,是油漆的重要成分。打底的白色油漆过去称为铅油。有人把它推而广之,把一切油漆都称为铅油,东北的一些年长者至今还这样称呼。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含有铅的油漆、涂料对人们特别对婴幼儿有着很大的毒害作用,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如对儿童玩具、对铅笔等都必须使用无铅油漆。
无铅油漆是指铅含量符合国际标准(通常为≤90ppm)的环保型涂料,或铅含量小于每平方米500mg(定义为“基本无铅”)或严格限制在每平方米100mg以下(定义为“无铅”)的环保型涂料。
7.铬酸铅
铬酸铅,PbCrO4,又称铬黄,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性粉末,是一种重要黄色颜料,常用作橡胶、油墨、水彩、油彩、色纸等的着色剂。
8.含铅汽油与无铅汽油
汽油内燃机是依靠火花塞点火使得油气燃烧推动活塞运动的机械。由于汽油成分复杂,往往在火花塞未点火时,一些油气便在高压下提前起燃,对汽缸形成冲击,影响内燃机效率和寿命,这种现象称爆震。在20世纪20年代初,人们发现在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能够使得汽油的抗爆震性能大大增强。于是这种添加了四乙基铅的汽油便风靡全球。但是,含铅汽油大大增加了铅污染程度。另外,人们又发现了其他抗爆震的方法。于是,各国逐渐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我国于2000年全面禁用含铅汽油,目前市售汽油均为无铅汽油。根据国现行标准,无铅汽油的铅含量需低于0.013克/升(即13毫克/升),且禁止添加四乙基铅等含铅抗爆剂。
9.铅弹
在19世纪及以前,枪弹基本上都是铅制子弹,后来被淘汰。铅质外露的达姆弹(开花弹)被禁止使用。如今的子弹多为钢制子弹或包铜的钢制子弹,已经不含铅。
现在还有犯罪分子非法用铅溶液制成球珠形气枪子弹,也称铅弹。
10.铅刀
这是一个传统语汇。用铅做成的刀,铅质软,自然不能锋利,所以引申为材质低劣之物或才能低下之人。
11.铅球
铅球是体育运动器材。早期曾经用铅质炮弹,故名铅球。现在的铅球以铸铁或铜合金等金属制成,不含铅。
12.铅锤
铅锤又称线坠,是指一种由金属(铁、钢、铜等)铸成的圆锥形的物体,用于物体的垂直度测量,多见于建筑工程。早期曾经用铅制造,故名。现在只在名称上存在铅,实际都不会用铅去制造了。
悬挂铅锤的细线,称铅锤线。实际上把某点与地心的假想的连线称为铅锤线。把包含铅锤线的平面称为铅锤面。铅锤线与铅锤面都与水平线或水平面垂直。
13.铅皮
铅皮是传统方言语汇,指白铁皮(镀锌的薄钢板)或马口铁皮(镀锡的薄钢板),又称洋铅皮。铅皮与铅无关。
14.铅桶
铅桶是传统方言语汇,又称洋铅桶。指用白铁皮或马口铁皮制成的家用水桶,一般指一般人一手可以提起的、装水约30~40斤的水桶。相当于华北、东北方言中的“水筲”而略小,往往呈上口大而下底小的圆台形。铅桶后来成了水桶的另一种称呼,所以有人把塑料制成的水桶称为塑料铅桶。
15.铅丝
铅丝是传统方言语汇,就是铁丝。最早可能指镀锌的铁丝,但是后来泛指铁丝,与铅无关。
16.烂铅丝
烂铅丝就是传统的保险丝,由铅锡合金制成,用于电流过大时熔断而保护电路。
17.洋铅碗
洋铅碗即搪瓷碗。相类似的还有洋铅盆子(搪瓷盘子)、洋铅抄(搪瓷调羹)等。均与铅无关。
18.铅封
为了验证物品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是否被擅自开启,往往在可以开启之处用铅熔封,有时还压上封印。例如电表、水表等,多用铅封。现在指通过物理锁扣实现防拆功能的密封设备,不一定都真正用铅熔封。
19.铅玻璃
铅玻璃是含铅成分的玻璃,用于电离辐射(如X射线)的防护。
20.铅板
金属铅的板材,用于电离辐射(X射线和其他放射线)的防护。
21.铅罐
金属铅制成,用于储存放射性物质。
22.铅山县
铅山县是江西省上饶市南部,这里的“铅”字音yan2(与沿同音)。
称yan2山,是不是与铅没有关系呢?恰恰相反,正因为其境内山上有铅矿,故名铅山。
因铅矿而得名,为什么不读qian1山而读yan2山?
原因很简单,铅字的古音就是yan2,历代字书,从唐代的《唐韵》直到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字典》,铅字的读音都是“沿”。铅字读作qian1,应当是很晚的事情了。
地名而姓氏,往往是保留古音最“顽固”之处。我们看到很多地方或姓氏的读音与现在普通话的读音不同,往往就是古今读音的不同。例如,安徽的六(lu4)安,姓氏中的尉(yu4)或尉(yu4)迟,都是其古音。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149524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