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
立秋说“秋” 精选
2024-8-7 07:24
阅读:6025

立秋说“秋”

今日立秋。在人们的心目中,秋意味着开始凉快。但是,如今全国大多数地区仍然高温炎热,江浙沪多个地区的最高气温在40℃以上,最低气温也差不多有30℃。有人会想,这哪里有个秋的影子?当然更多的人知道,立秋都只在“中伏”之中,仍然还在最热的时候,立秋之后还有一伏呢!

秋字,从禾从火。它的本义是指谷物的成熟。《说文解字》这样说:“秋,禾谷熟也”。例如,古人说麦秋,就是说麦子成熟了。

《礼记月令》说,孟夏之月(即古历四月)“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是月也,聚畜百药,靡草死,麦秋至。”东汉蔡邕《月令章句》这样解释:“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这句话的意思是各种谷物初生就是“春”,成熟就是“秋”。麦子成熟就是“麦秋”,虽然此时只有古历四月。

《金史历志上》说到小满三候:“初候苦菜秀,中候靡草死,末候麦秋至”。五日为一候。从小满到芒种的十五天中,第一个五天,苦菜秀,第二个五天,靡草死,第三个五天,麦秋至。小满属于阳历,它与气温的切合程度比前面所说的“孟春”更好一点。它的末候,就是如今公历的6月初。那时候就是所谓“麦秋”了。

当然,大多数谷物的成熟期是秋天,也就是在立秋以后的那三个月,所以“秋”也就引申为四季中的第三季,也就是“秋季”了。

古人以谷物成熟作为一年的标志。年,古人写作秊,从禾千声。《说文解字》:“秊,谷熟也。”所以,在古人那里,年与秋近似。一年只有一个秋,所以有时候就用一个秋字代表一年。

《诗经·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三秋就是三年。后世由此得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刘禹锡有称赞刘备的诗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如今还常常说千秋万代,千秋万年等。

《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祝你活一千岁一万岁)千秋万岁都是祝人长寿的,但是后来万岁被皇帝专用了,别人再不敢用,千秋倒还常被用来祝贺别人的生日,以至于用千秋来代指生日。如《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今日又是平姑娘的千秋,我们竟不知道。”

虽然祝人生日长寿用千秋,不过谁都知道,人不可能活千年,于是过去对那些够不上万岁的大人物,千秋也就可以作为去世的代称,与百年相同的意思,而且都只说“千秋之后”如何如何,“百年之后”如何如何。

既然千秋是长久,一个事物能够流传千秋,也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样,说两个事物各有千秋,是说这两个事物都非常了不起,不过后来用着用着也就略微“贬值”了,只是说各有所长罢了。

同样,春秋也是年的意思。几个春秋与几秋、几年是一个意思。春秋已高,就是年龄大了的意思。

秋是谷物成熟,谷物成熟也标志着谷物(禾苗)的枯黄,它生命的结束。秋标志着植物的开始凋零,引申为衰老。如李白《春日独酌》:“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世界各民族的人们都不希望年老力衰,英语的秋(autumn)也有衰老的意思。

衰老总使人悲凉。因而秋往往被引申为悲、愁。自古悲秋的诗赋文章不计其数,从先秦《诗经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到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欧阳修的《秋声赋》,辛弃疾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一直到近代秋瑾女侠的“秋风秋雨愁煞人”,不胜枚举。在这个意义上,历代文人们往往用秋来代指愁。

谷物成熟了需要收起来,所以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丰收给人们带来喜悦。范成大有诗曰:“村村篱落总新修,处处田畴尽有秋。一段农家好风景,稻堆高出屋山头。”

秋也意味着收获、收集、聚集、收束,在这个意义上,古人有一个揫字。揫,音jiu1,是聚集、束起的意思。《礼记乡饮酒义》:“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揫也”。《诗经长发》:“敷政优优,百禄是遒(《说文解字》引诗作“百禄是揫”)”。后来,人们把揫字下方的“手”挪到边上,成了提手旁,这样,字写成了揪,其意思也发生了变化。

秋的本义是谷物成熟,引申为温度开始下降的秋季。成熟并非一下子的事情,气温下降也会有一个螺旋式的过程。立秋就是这个过程开始的标志,所以称立。

孔子说他自己是三十而立,是说他的事业开始有成了。《韩非子·内储说上》说“宣王死,湣王立”,是说齐湣王开始做王了。立国、立君、立太子、立法度,其中的立都有开始的含义。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其中的立都有开始的意思。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些节气,都是地球环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上的若干特定的位置。地球处在这些特殊点的时刻与地球上某地的气象信息只有大致的对应关系。只是大致地指出北半球的冬季寒冷,春季气温上升,万物复苏,夏季炎热,到秋季又气温下降。而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各点与具体哪一天的天气如何,哪一年的天气情况怎样,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

所谓“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公秋如何母秋如何之类的“民谚”,从气象科学的观点看来,全都是毫无根据的。实际上,千百年来,我国的老百姓对于这些传言也素来都取马马虎虎的态度。倘若某一年早立秋真的碰上了冷飕飕,就会有人说果真如此啊!倘若碰不上,也就稀里糊涂过去了,没有什么人去追究。

我国传统历法中有“三伏天”的说法,即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从夏至到立秋中间只相隔45天左右,所以,立秋节气一定在伏天之中,所以一般情况下天气都还是非常炎热的。

在绝大多数年份,立秋都仍然在中伏,所以有秋后一伏的说法。所谓伏天炎热,只是一个模糊的定性结论,并不多说伏天就一定炎热,出了伏就不再炎热了。也不是说四十天的伏天就会比三十天的伏天更加炎热。在这些问题上,人们也有许多糊涂的认识。这些稀里糊涂的认识,在如今的各种媒体上都能够看得见。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得一清二楚的。好在我前年写过一篇文章,《“三伏”只是一种文化 》(2022-7-14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347161.html  )把这个问题说得略微详细一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那篇文章。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144540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