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后说儿童少年的家庭教育
一个家庭自从有了孩子,孩子的健康和教育两件事就成了这个家庭的头等大事。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与教育也有关系,所以,这两件大事中,教育往往成为最重要也最令家长头痛的问题。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多家长都把中小学生的问题归结为学校教育。其实,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之先,而且学生在学校受到几乎相同的教育,却有先进后进之分,除了天分之外,家庭教育的差别,往往是形成好学生和问题学生的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进行着。孩子从小是非常自我的,他完全不知道自我和别人的界限。我们常常看见,有的孩子,他想要的东西,就伸手去拿,看见别的孩子在吃东西,他也会伸手去抢夺。要让孩子分清人和我,这是最初的立规矩。
人类社会是有许多规矩的,这些都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使他们逐步懂得这些规矩而且认真遵守这些规矩。如今人们常常在媒体上吐槽的所谓熊孩子,实际上就是一些不遵守社会秩序的小孩,在他们面前,没有很好地立下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各种规矩。
给孩子们立规矩,当然首先需要成年人自己遵守这些规矩,也需要告诉孩子遵守这些规矩,二者缺一不可。例如,要孩子们不要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合打闹喧哗,首先需要大人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要举止文明,然后告诉孩子在这些场合需要安静,不能跑跳、打闹、喧哗。孩子略有违背就应当立刻制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当及早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孩子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让他们去做。孩子的许多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他们在自己动手去做的过程中,逐步增长起来的。
我们的一些家长,生怕孩子小,做事情做不好,就代替他们去做,结果孩子的能力就难以提高。举一个例子,孩子吃饭,许多家长生怕孩子吃饭吃不好,或者弄得食品一塌糊涂,就总是给孩子喂饭。其实,在孩子能够主动吃饭时,就可以让他自己吃。吃得嘴上脸上身上有些狼狈也没有关系,鼓励他自己试试有好处。
随着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将越来越多。失败了也没有关系,不要一失败就去包办代替。就像跌倒在地应当让他自己爬起来一样。
只有经过好多次失败又一次次因自己的努力又取得成功的经历,才能够培养起孩子不怕困难,敢于试验的精神。
其实,人天然会有一种希望顺利,在遇到困难时希望有人帮助的心理。而人的自力精神,往往就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逼出来的。如果孩子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家长就去帮助,很难培养出孩子的自理能力。只有自力,才能自理,最后才能自立。
如今许多家长,对孩子不放手,什么都包办代替。从小到大,从作业到劳动,到高考的专业选择,甚至研究生的专业选择,工作选择,配偶选择,都要干涉甚至包办。大学还要开家长会,建家长群。这是很坏的风气,大家看看现在“孩子”这个称呼要称到多大年龄?这完全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一个正常的家庭,应当是民主的。夫妇之间有事民主协商。很多事情也应当与小孩子协商,让孩子发表意见。家里的事情,如有些劳动,可以一起进行,大家都参加,共同协作。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劳动习惯,又有了与别人合作的团队意识。
孩子越大,他在家庭事务中所起到的作用应当越大,使他有在家庭或其他某一个团队中的主人翁意识,起到主人的作用。与他人的合作(包括游戏和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守信用的习惯,又可以培养起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领导别人与被别人领导的意识。
现在的家长一般都注意小儿的早期教育,常常给孩子讲故事,看绘本,扩充孩子的知识范围,这是很好的事情。有很多人反对小儿过早地识字,其实,只要小孩子愿意,不反抗,早一些识字是有好处的。对于孩子,汉字与图像都只是具体事物的一个表示,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他感觉到看懂了汉字能够知道许多感兴趣的知识,他会主动去学习。这样的读书,对于小孩子的扩充知识范围,更多的认识世界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家长们必须牢记,强迫学龄前儿童识字学习则有百害而无一利,当小孩子表现出不愿意识字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迫他去学习识字,要使得小孩子学识字像做游戏一样才行。
家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多与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除了在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外,应当尽可能地走到大自然中去。这样不但可以认识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昆虫,而且培养起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对于小孩子从小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大概是全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教育。勤是勤劳,俭是俭朴。只有勤才能够创造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只有俭才能够节约地球留给我们的资源,不遗祸于子孙后代。
以勤俭精神养育的孩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知道要勤劳,无论在学习上,在工作中,都克勤克俭,才可能有出息。
穷养,就是古人所说的俭。孔子说:“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在俭的面前,即使是孔子认为最需要讲究的“礼”,也可以让步。他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冕用麻编制是礼制,如今大家用丝编制,比较简易,我也这样做)”《周易》说:“君子以俭德避难。”
在穷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于遇到困难的人,才会有同情心,对于遭遇不幸的人,才有有怜悯心。这种对于弱者的爱心,是使得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却宣扬对孩子要“富养”,特别对女孩子要富养。他们说富养的女孩将来才不会吃苦,不会有穷人的思维。他们说要给孩子吃最贵的食物,穿高档的衣物,坐豪华的车。
其实,人们应当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消费应当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而定。优良的经济条件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幻想不劳而获最后总是落空。没有勤快的劳动,不加努力,难以在社会上成功,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条件。仅仅凭姿色去依靠别人,往往是靠不住的,弄得不好就被抛弃。没有适当的经济条件,而盲目追求高消费,只能给自己带来痛苦。弄得不好,甚至走上非法的道路。所以,不是超级大老板,绝对要慎言富养。
至于小孩子的学业,家长们的作为,只是需要培养孩子有用功读书的习惯。学习时要心无旁骛,不能三心二意。在家庭里养成各人都用心做事或读书学习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至于具体课程的学习,只能由学校教师来指导,家长们实在是很难有所帮助的。正如王蒙先生弄不清楚他孙子的小学语文题一样,我相信数理化生学科的教授也都很难能对他们儿孙的有关学科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什么帮助。而考试成绩的提高是如今中小学教育是否被人看好的“硬道理”,能不能上好的学校只看中考与高考的成绩,基本上就此一条路。对此,只有孩子学校的教师可以有帮助,一般的家长是没有可以用力之处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142472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