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4)道路与街巷 精选
2023-3-27 08:15
阅读:5137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4)道路与街巷

人的出行,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都需要道路。或许如鲁迅所言: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一些人少的地方,例如草原上的很多路,就是人走出来的,车压出来的。但是,人们为了出行更加方便、舒适,修筑了他们所需要的道路。所以,后世的主要道路都是经过人们修筑的。

人们的生活需要道路,社会安全也需要好的道路。自古以来,修筑和管理好道路,就是一个地方的重要公用事业。

《大东》是《诗经》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据说是西周时期谭国(今济南附近)大夫所作,其中这样的句子:“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周道平得像磨刀石,直得像箭杆。那是君子所行走的,小人只能看看)”这里的周道,有人注为大道,也有人注为通往成周的大道。据说当年为了便于管理,修筑了由各诸侯国通向周天子所在的成周(今洛阳)的大道。

在各诸侯国之间也有各自的道路。一个地方道路的好坏,往往标志着那里的管理水平。

春秋时期左丘明的著作《国语》记载了下面的故事。周天子派他的卿单襄公出使宋国和楚国,路过陈国。单襄公看到陈国道路上野草堵塞(“道茀不可行也”),边境上没有侦查(“候不在疆”),司空不巡视道路(“司空不视涂”),湖泽不筑堤,河上不架桥(“泽不陂,川不梁”),路边不栽树作标记(“道无列树”)等等情况,就断定陈国快要亡了。果真三年以后,陈国就被楚所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知道,周代的制度规定有“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道边要栽树以作标记,边鄙之处要设置驿站)”等内容。

这样,我们就能够对秦始皇修筑的如今被称为秦直道的军事通道不感到意外了。该通道南起今陕西淳化,北至今内蒙古包头,长达700多公里。

《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辵(辶)表示行走,首表示人。又说:“路,道也”。《玉篇》:“途,道也”。途在上古又常常写为涂。道、路、途在“道路”这个意义上基本一样。

《周礼》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古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想化的设想,它有当时社会实际情况的影子。

《周礼·遂人》中有这样的表述:“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这是什么意思呢?

野,就是农村。治野就是农村的治理设计。《周礼》有井田之说,一夫受田百亩。这里的夫就是百亩。百亩地之间有"遂"(小沟),遂边有有"径"(小路);千亩田之间,有"沟",沟边上有"畛"(可以走牛车的路)。万亩田之间,有"洫",洫边上有"涂"。十万亩田之间有"浍",浍边上有"道",百万亩田之间有"川",川边上有"路",这样一直通达到国都郊区。

这里有想象的灌溉系统,遂-沟-洫-浍-川,以及对应的道路系统,径-畛-涂-道-路。这些道路的宽度是这样的:径最窄,只能走牛马,畛可以走一辆牛车,途可以走一辆四匹马拉的车(乘车),道可以并行两辆,路则并行三辆。

当然,《周礼》的这种说法,只是说说而已,并不是真的如此。

实际上人们通常所说的路、道、途,往往是同义的,例如孔子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关于城里道路的名称,千百年来有一定的规律,那就是“大街小巷”。

《说文解字》:“街,四通道也”。前后左右都通,一般城里的主要道路古代都称街。如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宋汴梁城的御街,临安城的天街,明清北京城的正阳门大街、长安街,宋代苏州城的大街(卧龙街,今人民路),明清济南城的院前大街,都是当时当地最主要的街道。

巷就是小巷。《说文解字》:“巷,里中道”。古时,城市称邑,在邑中分为若干里。在“里中”就一定也在“邑中”,把巷解释为“里中道”,而不说邑中道,就是为了强调巷的局部性,换句话说就是强调小巷。

巷读音为“胡绛切”,它的另一种写法是衖。如今江南一带里弄、弄堂的弄,一开始只是巷字的另一个读音,后来索性写成了弄。一般认为,弄更加小一点,而且常常是不通的即所谓“实窒弄堂”(死胡同)。

与江南有人把巷读成弄类似,元大都的蒙古人,把巷说成了胡同,胡同就是巷。这是“切音”的结果。把胡的声母拼上同的韵母,就与巷的读音差不多了。所以,胡同不是外来语,不是什么“水井”之类的意思。正如古人说“负蠜”为蜚,称“不聿”为笔一样。

汉代城邑内的里,到了唐代,被称为坊。唐长安城内就分为差不多110个坊。坊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居民区。区之间有街巷。

到宋代,坊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成了街道的名称。

古代的“城”往往与经济有关,人们要从事贸易,这就是“市”。城里总是有市,市形成街道,这街道名往往就是“市”。如东市、西市、牛市、骡马市、菜市、皮市等。

现在城市中的街道名称,许多都称路和道,可是,这是民国以来才时兴起来的名称。

古代城市中道路没有称某某路和某某道的。因为道和路是古代的高级行政或监察区划名称。

道和路怎么成为高级行政区划或监察区划名称的呢?

秦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起先是四十来个郡(或王国)辖一千多县。后来,汉代的郡越来越多,达一百多个。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地方事务不可能事事向中央政府请示,地方官郡守的权力很大。

中央政府要管理这么多郡县,实在不容易。为了监督这些郡守、县令,汉代皇帝派出“刺史”,巡行各地,考察官员。所谓刺史不过是去考察、“刺探”罢了。在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刺史部,这些刺史部大多以《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中的州来命名。由于刺史掌握省察举劾之权,地位日隆。到了东汉后期,州就正式成了管郡的一级行政机构。

经过南北朝的大混乱,州、郡数量都大到难以数清的地步。隋、唐都精简合并州郡,取消郡,统一称州,但唐初仍有三百多州。

从汉武帝到唐太宗,虽然过去了七百多年,但是生产力、交通工具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三百多州仍然非常困难,于是还是要派出监察官员监察地方州县。

监察官员没有固定驻所,只是到若干制定的地区出去转一道,转这一道是要回到朝廷汇报的。十个监察官分十个道走。于是,全国就分成了十个“道”。道就成了监察区划的名称。由于有的道太大,又分成了十五道。

后来藩镇割据,道就管起了州,近乎一级行政机构。

宋代改道称路,当然职能上也还有些不同,先置十五路。以后又有分置。

元代,路是一级正式的行政区划,但是面积又比宋、金小了很多,因为它上面多了一级——行省,简称省。例如,当时的苏州就称为“平江路”,南京称“建康路(集庆路)”,北京为“大都路”等等。

明代把路改称为府。“路”从此从行政区划系列中消失。

明清两代,道仍然是省的各个派出机构的名称,主管官员俗称道台。

由于道和路都是高级监察区划或行政区划的名称,因而在清代以前,道和路都难以成为城市道路的名称。

到了民国年间,地方行政为省、县两级,道作为行政区划和行政机构都被取消,而路早在明代就没有了行政区划或行政机构的名分。

清末和民国初,各地方道路开始“现代化”。西方的筑路技术也与其他许多技术一样传入。人们开始修筑“马路”即各种公路。此外,铁路的建设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过去,除了京城的“御街”之外,各地的街道都非常狭窄,所谓“大街”也就三米来宽。而当时新建或改造后的主要街道大多有十来米甚至十多米宽,于是就改称为“路”,以示其新、其大。这样,某某马路、某某路的名称在各地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如今大多数城市中的某某路大多出现在民国年间。

有的地方,如天津、东三省等地。则用某某“道”来称呼那里新建的城市道路。

近三十多年来,城市区域的扩展面积远远大于过去几千年。原先千百年里形成的老城区大多已经“改造”了,矮小的住房变了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大楼,许多街巷里弄消失了,它们的名称当然也随之消失。而新增加的道路一般都以某某路命名。有的为了显示其新其大,更以某某大道命名。  

如今,道和路在增加,而街和巷则差不多成了要保护的“遗产”。

在城市间交通方面,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成了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选择,这些都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138194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