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j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djing

博文

第七届亚太地区秀丽线虫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已有 5113 次阅读 2016-7-13 22:4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16625——29日,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北京细胞生物学会和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亚太地区秀丽线虫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韩国、美国、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十多个亚太区域国家或地区的两百九十多名科研人员出席了本次大会。

25日下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晓晨研究员代表会议组委会致开幕词,欢迎各位研究人员参加此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分为8个主题会议,涵盖发育,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衰老、逆境和代谢,形态发生、细胞骨架和细胞器,神经生物学等领域。美国罗格斯大学的MonicaDriscoll教授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韩岷教授分别作了题为“ANeat Approach to Neuroprotection: Throw Away the Trash”“Impactsof specific lipids and nucleotides on the decisions for development,reproduction and behavior”的大会报告。七个主题报告的报告人分别来自美国俄勒冈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埃默里大学、桑福德-伯纳姆医学研究所、罗格斯大学、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研究机构。而40个一般性报告则主要来自中、日、韩、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大会还收到八十余份学术墙报,并在会议期间进行了展示和交流。

  为了鼓励研究生及青年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大会设立了优秀学术报告和墙报奖,刘禹冰等十六名研究生获得优秀墙报奖,甘启文等八位研究生获得优秀学术报告奖。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晓晨和美国桑福德-伯纳姆医学研究所MaleneHanson教授为优秀墙报奖颁奖,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杨崇林研究员和美国罗格斯大学MonicaDriscoll教授颁发优秀学术报告奖。

会议期间,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组组长(PI)齐聚一堂,讨论如何更好的发展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以秀丽线虫为模式的生命科学研究。与会者商讨下一届亚太线虫会的主办地点。

最后,王晓晨研究员致闭幕词,感谢会议主办方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为会议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会议志愿者为报告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并宣布,两年后,第八届亚太地区秀丽线虫学术研讨会将移师韩国举行。韩国浦项科技大学Seung-JaeLee教授代表下一届组委发言,欢迎大家参加下一届在浦项召开的线虫会。

  本次大会进一步加强了亚太地区以秀丽线虫为模式的生命科学研究,促进了国内外秀丽线虫及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讨论了相关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例如韩岷教授就介绍了他的实验室当前正在进行的多个课题。有很多研究成果尚未发表。有些是研究手段方面的更新和突破,比如来自浙江大学徐素宏教授介绍的利用光遗传学手段mini-SOG实现特定细胞的清除。通过此次研讨会,凝聚了亚太地区以秀丽线虫为研究对象的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力量,有效促进了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必将极大的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1951-990514.html

上一篇:第七届亚太地区秀丽线虫学术研讨会即将于2016年6月第在北京召开
下一篇:比肩诺贝尔的比利时化学家欧内斯特·索尔维
收藏 IP: 210.75.22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