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14130亿斤),比2023年增加1109万吨(222亿斤),历史上我国年度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13日的新闻联播对此也进行了报道。有了稳固的粮食安全做基础,国家能够腾出手来,在经济领域采取更多、力度更大的改革措施。
当然有朋友会疑惑,这2024年还没过完呢,怎么2024年度粮食总产量就统计出来了?其实,本次公告附带的粮食产量调查说明对此作了解释,本次统计调查采取主要品种抽样调查、小品种典型调查或全面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并不是实际统计数值。不过估计最终统计数据跟这个基于抽样调查的数据不会偏差太大,超过1.4万亿斤是肯定的。
我们常说我国粮食生产二十年连丰,就是指从2004-2023年这二十年,粮食产量一直在增长。2023年度,我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已经非常接近1.4万亿吨,2024年如果没有严重自然灾害或大面积减产,以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超过1.4万亿斤是可以稳扎稳打实现的。
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他是一位公认的战略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他在小麦远缘杂交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培育了小偃系列小麦品种。1987年“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六号”荣获一等国家发明奖。而他在管理方面,最突出的贡献就是领导并实施了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回顾历史,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对全国粮食总产量从8000亿斤跃上9000亿斤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从1980-2023年中国年度粮食总产量图可以看出,四十多年来,有两个时间段粮食总产量出现下滑情况,一个是1985-1988年,另一个是1999-2003年。
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跃上8000亿斤台阶,达到8146亿斤,但是随后两年(1985、1986年),粮食总产量下降到8000亿斤以下,1987年虽然超过8000亿斤、但仍低于1984年产量。三年粮食没有增加,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政府急于想找到打破徘徊的方案,1987年7月,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各部委主管领导座谈会上,提出粮食增产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李振声院士同科学院的农业专家,通过三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全国产粮亿万斤的潜力简析》预测如果我国粮食在8000亿斤的基础上要增加1000亿斤的话,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
1988年1月15—18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周光召在北京主持召开“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会议”,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正式拉开帷幕,李振声副院长作为“黄淮海战役”总设计师,带领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山东、河南、河北和安徽等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经过 6 年奋战(1988—1993 年),实现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 504.8亿斤。199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历史上首次跃上9000亿斤、达到9130亿斤,比“黄淮海战役”开始前1987年总产量8095亿斤相比,年度粮食总产量提高了1000亿斤,印证了《全国产粮亿万斤的潜力简析》的预测分析。1993年12月,“黄淮海平原中地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曾被《华盛顿邮报》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思想家”的美国莱斯特·R·布朗在1995年发表一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报告,后来出版成为一本书,后被译作中文在中国广为流传,影响力很大。布朗生于1934年,1964年担任美国农业部部长的国际农业政策顾问。1966年开始担任农业部国际农业发展处主任。1974年布朗创办了从事全球环境问题分析的世界观察研究所。1984年创刊《世界现状》年度报告。2001年5月又创办地球政策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谁来养活中国》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工业化过程中粮食的生产、消费和进口需求为模板;以中国政府1950到1990年40年间公布的有关数据和发展轨迹为依据,对中国后40年的人口、耕地、粮食生产等进行外推,得出了中国到2030年发展状况,即:第一、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从1990年的11.4亿增长到16.6亿;第二,到那时中国的人均耕地将由1990年的人均1.2亩下降到8分地;第三,中国对粮食的需求按人均消费400公斤计算,将达到6.4亿吨,而到那时中国自产粮食的能力只有2.7亿吨,不足需求量的一半,短缺3.7亿吨,即一半以上的粮食需要靠进口。
2004年,我国粮食出现了连续5年下滑的情况下(1999-2003年),该书又被重新提起,让大家对中国的未来充满担忧。2005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开幕,有个圆桌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李振声在此次会议上对《谁来养活中国》进行了回应,经过对比分析,认为布朗的三个推论都不正确,都不符合中国实际!第一,人口增长速度比他预计的慢了1/3, 布朗预计后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1200万, 而2003年我国人口实际增长只有761万;第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那样严重,因为通过遥感测定我国耕地面积比原来公布的传统数字多出了36.9%;第三,我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有879.4亿斤,相当于总消费量0.6%, 微不足道。所以,李振声院士认为,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20年后的今天,中国粮食总产量超过1.4万亿斤,即7亿吨,中国人口基本稳定在了14亿,年人均粮食1000斤,有力的验证了李振声院士当年的回应。李振声院士获得国家最高荣誉——2024年度共和国勋章,也是国家对李振声院士战略科学家的崇高褒奖。
参考文献:
当代“后稷”:专访最高科技奖得主李振声院,人民网
曾艳等,发扬农业科技“黄淮海精神”,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39-1145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荆玉栋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1951-146432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