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依赖症(修改版)
精选
2012-12-28 18:10
阅读:4841
标签:科普, 老舍, 徐志摩, 冰心, 民国
因为“年度科学新闻人物评选”的事情,丹阳同学又激动了。客观来看,不排除媒体“借用名人(越有争议越好)提高自身关注度”的可能。不过我认为,即使不谈论职业操守、道德舆论,仅仅从实际功效看,“借名人推动科普”这种思路本身并不是什么上策:既不新鲜,也不一定实用。
公众的品味和欣赏水平总是容易被低估,科学对普通人的吸引力也总是容易被低估。因此科普往往被默认为是非补贴不能进行的事业、是一项伟大而寂寞的公益事业。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名人偶尔进入科普界充当一下票友,我们似乎就受宠若惊了。
其实科普并没有这么孤独脆弱和乏味。远的不说,就说民国时候,徐志摩声称“在二十四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1921年,他写过一篇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文章,发表在梁启超主编的《改造》上,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举了当时最新的6本英文参考书及其作者和版次,“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论,从时空观念、万有引力到哲学、历史人文科学中的有关影响”。而且,徐诗人的论文肯定不是代笔,因为在林美人的回忆中,他“好几次坐火车都带着关于宇宙的科学的书”;冰心的小说《去国》,讲了一位很爱国的青年科学英才,是如何从“海龟”变成“海带”,最后成为“海不归”的;还有老舍的科幻小说《猫城国》,故事直接发生在火星上;至于周氏兄弟在博物学方面的科普,那就更无需多言了……再来看现代。我看书不多,但在我有限的库存里,也能很快想出几本——陈丹燕出了《北纬78°》,讲述了她的北极之旅、环保心愿;安妮宝贝出了《古书之美》,可以算是工艺史、科技史方面的美文;阿来出了《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可以算是博物方面的科普……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科学本身是具有魅力的。作家们写不动小说,或者写小说写累了的时候,从科学借题材、借灵感,颇为正常。
从功效上而言,名人能够引发人们的关注,但大家究竟关注什么,则完全是不可控的。 比如林徽因,按理说,她也是一位名人兼科普功臣。抄一段百度的:“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揉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可是,她获得的这样大的名声,却无助于其建筑主张的实现。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用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在明清古城墙拆毁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抚砖痛哭。离世之后,她的名气还在继续,各种民国版本的三角恋故事火了,《人间四月天》火了,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也火了……可就在这样的美好氛围中,梁林故居却在2012年初被拆掉了,这实在是一件很黑色幽默的事情,还真应了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
我的意思并不是不提倡名人科普,而是说科普不需要依赖名人、也依赖不了。
真正能提高民众科学素养的,也许要依赖各种社会事件以及相对宽松的讨论权和表达权。比如,由于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我国民众对于元素周期表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加工方法、防毒测毒方法具有大量知识;由于环境问题频发,微博上对于各种scale、各类生境的生态问题也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解读。目前我看到的最好的民间科普力作,是南京市民为拯救梧桐树致市长的公开信。
另一个能够推动科普的力量,是商业。现在的科普图书市场是什么状况?从一位四岁孩子的母亲的博客里可以窥见一斑——“故事书如何选择?布书、塑料书、玩偶书、立体书、儿童绘本……总有一款能勾引到你的小孩。其实,每次看到市面上那些千奇百怪的儿童读物,我都很想重新活一遍,有很脏很脏的科学书,有可以拉扯和挖掘的玩具书,有可以泡在水里的布书,有长得像汽车的立体书……最近我给唯唐买了30多本立体书,每次我都和他抢着看,每本书都是一堂生动的生物课、物理课、化学课……”;“他听我讲了《环游世界做苹果派》,这本书很高明,从一个女孩自制苹果派的故事,巧妙地植入了很多国家和特产等知识,因为这本书,唯唐成了地理控,接着看了几本关于环球旅行的童书,开始研究起摩洛哥和摩纳哥的详细差异了;他从《100层的房子》里,知道蜗牛是生蛋的,从而了解到哺乳动物、卵生动物、两栖动物等一系列概念;他读了《小房子》,明白了城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差点成为环保主义者”(需要说明的是,这位母亲是学中文出身的,日常工作也与科学无关)……其实,某些科普,交给市场本身来推动,也许是最好的办法。竞争一激烈,佳作自然来。
也许有人说,在纯商业环境下,科学家的科普作品怎么能够竞争得过那些怪力乱神的“劣币”?我觉得,科普的消费群如果真正形成起来,对于高端科学作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的。之前我在杂志社工作时,我与同事们时常为“选题荒”而焦虑,每天都要去知网、去超星图书馆等网站浏览论文,也经常去国图首图寻找好书、新书。有位同事抱怨,有新意的论文怎么这么少。大概觉得混学术圈比在杂志社干更轻松些,我们有好几位同事都转行了……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真有好成果,不愁没有人科普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09193-647290.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38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