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北京超级都市区的成因

已有 3491 次阅读 2014-4-1 20:46 |个人分类:读史方舆|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北京, 古都, 都市区, 煤铁复合型工业, 铁路枢纽

北京处于永定河大冲积扇的顶端,而永定河大冲积扇是海河流域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最好的,自古以来就农业发达、人烟稠密,涿郡、幽州、范阳历史上就是北方重镇,并不是二流城市
北京达到今天规模是历史形成的。

第一是金元到民国八百年故都的老底子49年的时候老北京就有200万人,自然增长到今天也要有五六百万人,这是北京城市规模的基础。
其次是近代工业革命带来煤铁工业的发展和铁路运输的兴起。西山和永定河一带的煤矿、铁矿是自然形成的,也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我国工业史上,北京(北平)是我国最早的铁路枢纽和煤铁工业基地之一,这一地位是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形成的。京西煤矿当年也是华北地区百万吨级的大矿之一,石嘴山钢铁厂也是我国最早的现代钢铁厂之一。北京扼守通往东北、内蒙古高原和西北地区的交通咽喉,自然成为沟通三北,面向华东、中原的铁路枢纽。煤矿、钢铁厂、铁路还会带动相关的轻重工业的发展,长辛店机车厂也是我国最早的铁路工厂之一。建国后北京又发展了相关的机械、电器、机床、汽车、建材、化工等产业,以及轻工、纺织、食品、制药等轻工业,由消费型城市变为生产型城市。一条正太铁路就可以拉来一座石家庄,北京(北平)在故都、铁路枢纽和煤铁资源的基础上自然也能成长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至少不会低于西安和沈阳。
第三是的得天独厚的高教资源,这也是晚清民国的老底子,这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基础。高等教育、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聚集了几百万相关人口
这个也要怪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建国以后从北京支援外地的大学也不少,包括超一流的中国科技大学,以及中字头的地质大学(武汉)、矿业大学(徐州)、石油大学(大庆、东营),以及华北水电学院等等。文革期间,农大和林大也给下放了。
建国以后,重点发展的高教中心是武汉和西安,包括武大(以及以前的武水)、原同济医大、西交大、西工大都接收不少京沪的高教力量。京、沪、武、西是我国四大高教中心。
天津的优势在于海港,但是海港离不开腹地,北京就是天津港进入西北腹地的咽喉,作为双子城京津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北京替代不了天津,天津也替代不了北京,只有京津一体,才能成为中国北方甚至世界的经济中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5119-781218.html

上一篇:中俄之间本没有问题
下一篇:中国的民族问题,不只是求同,也是存异
收藏 IP: 113.140.84.*| 热度|

3 蔡小宁 李健 翟远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