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国际法是强权即公理吗?——兼评中日战争的责任问题

已有 4465 次阅读 2017-1-12 23:35 |个人分类:读史方舆|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人权, 主权, 中日战争, 国际法, 条约

在神圣的抗战全面爆发八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一小撮博主一再为日本的侵略行为辩解,并动辄国家法和条约,仿佛日本侵略有理,中国抵抗有过。如果没有中国的反日行为,中日冲突就不会扩大,国际法是强权即公理吗?日本在华驻军的法理基础是1895年以后,通过历次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的。实际上这只是国际政治上狼和小羊的童话。但是狼吃羊需要理由吗?

“人权高于主权”实际上也是“强权即公理”的一种冠冕的说法。实践表明,不管最初的目的多么高尚,但是由于掺杂了地缘政治利益,“人权高于主权”的干预基本上最终都会走向反面,产生错综复杂的人道主义灾难。但是在需要外部干预的地方,如索马里的人到危机和1990年代非洲大湖区的种族屠杀,国家社会确实缺位和反应迟缓的。

中国的很多逆向民族主义者,在对西方毕恭毕敬的同时,面对亚非国家又盛气凌人起来。如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的很多问题——南海、华人华侨等方面,指责政府软弱。希望,中国能想西方国家一样,搞外来干预,扶植亲华的领导人。但是,一国内政是非常复杂的,外来干预往往适得其反。19世纪中叶,美、法干预墨西哥,法皇拿破仑三世把德意志的巴伐利亚公爵扶上了墨西哥皇帝的宝座,公爵虽然无比热爱墨西哥人民,但最终还是被墨西哥的爱国者枪决。

实际上,一部分中国人在为“大东亚共荣圈”胎死腹中愤愤不平的同时,对苏联(俄罗斯)却又无比仇恨。亲(媚)日反俄者其实大可不必。苏联烟消云散已经1/4个世纪,俄罗斯的地缘空间已经收缩到沙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女皇的时代。俄罗斯的中心地带在乌拉尔山脉以西和中国有万里之遥,中间是广袤和荒凉的西伯利亚。中俄两个大国之间是背靠背的关系。即使二十世纪70年代中俄(蒙)边境上剑拔弩张,但是俄罗斯的主要战略方向仍是面向西方。

中俄两个大国之间有几百年的爱恨情仇。但这主要是沙俄与清朝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两个帝国如今都已经烟消云散。“十月革命”以后列宁也曾经对华宣布放弃沙俄攫取的中国领土,并成立了具有缓冲国性质的远东共和国,实际上,幼年的苏联(苏俄),也同意了芬兰、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并割让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给德国(波兰),西亚美尼亚给土耳其。

但是,当时的北洋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控制黑龙江、乌苏里江以外的土地,日本觊觎西伯利亚已久,如果苏俄放弃,从外兴安岭到日本海的大片土地,必然会被日本吞并。

蒙古1946年法理独立的前提和基础是从辛亥开始一直保持的事实独立的状态。北洋政府无法改变这种状态,1945年的中华民国和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更不可能在几十年后改变这种状态。

 

没有日本,东三省会变成黄俄罗斯吗?

[1]迟延崑  2017-1-7 08:43

不可能。不要为日本这么毫无根据的平功摆好。有汉奸嫌疑。沙俄觊觎东北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们夺取黑龙江以北,当然由南下的野心。但是在满清覆灭的时候,东北已经有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这是沙俄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而日本则是侵略者。倒是沙俄逼迫日本没有能把辽东半岛割出去。按照李鸿章签订的马关条约,辽东半岛是要割让给日本的。是沙俄为了自己在东北的利益,逼着日本没能占领辽东,作为交换条件,中国多给日本三千万两白银。无论如何,在客观上,沙俄做了一件对中国有力的事情。而日本就根本没有做个一件这样的事情。

不需要再回忆往事,“大东亚共荣圈”已经是过眼云烟,未来东亚秩序重建的主导力量只可能是中国。日本的未来不是中国化就是菲律宾化。

日本已经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口是日本的十倍,新生儿是日本的15倍。地中海东岸和南岸的移民还可以给欧洲输送新鲜血液。而日本只能依靠中国和东南亚,菲律宾是东南亚仅次于印尼的人口大国。

 

环球时报:反制日本“购岛”,应立即采取行动
联合起来,抵制日货,三星做梦都会笑醒的。
当然世界第二和第三两只经济巨象顶牛,不碰到一些花花草草是不可能的。
全球经济复苏更加遥遥无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611215.html 

上一篇:黄金大米纯属为“科研”而“科研”
下一篇:[转载]河北瞒报钢铁产量近5000万吨

 

历史表明:日本只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战后日本在废墟上崛起确实是一个奇迹。虽然,战争爆发前,从全球视角日本是一个大国,并不是所谓的“小日本”,但日本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和工业发展水平和美苏德英等差得远,在西方列强中可能仅仅好于意大利。

“日韩合并”以后,日本总人口已经接近一亿,比英、法、德、意等西方列强的本土人口都得多。中国人民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已经占领了琉球、朝鲜半岛、中国台湾、东北等大片土地,包括中国东北伪满政权在内实际控制范围内大约有1.3亿人口,人力资源已经基本与美、苏相仿;二战期间日本又占领了中国关内、东南亚以及太平洋群岛的大面积土地,其全盛时总人口大概有3亿,超过美苏之和,似乎具有了争霸世界的潜力。

但是日本占领区的工业生产能力则要落后很多,大概只有美、苏的1/5。因此也就注定了日本只能通过偷袭或者闪击战可能取得某些局部的胜利,但在一场持久战中迟早会落败的。

日本被列宁称为“带有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主义,从明治维新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军事优先,而不是以经济建设的军国主义发展方向,对外侵略扩张,为了争夺东亚地区领导权,多次与中国、苏(俄)发生冲突;对内残酷镇压工农运动,特别是朝鲜半岛、中国台湾、东北等地人民的反抗。从1880s1940s日本一系列的战略成功都带有冒险主义的成分,最终在二战期间被美、苏强大的工业-军事体系碾得粉碎。二战前后,日本也曾经提出了“驱逐帝国主义、解放亚洲人民,大东亚存共荣,和鲜汉满蒙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等口号,但仅仅是口号。实际上日本一直是执行穷兵黩武的民族压迫政策,试图夺取亚洲各国的资源,支持它的争夺世界霸权战略,这其实只对于从封建贵族转化而来的统治阶层有利,甚至不利于日本本国民众,必然会遭到东亚地区各国的反对。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神户抱病发表“大亚洲主义”的演说,呼吁日本放弃西方武力扩张的“霸道”文化,弘扬东方“王道”。在二十世纪初如果日本真能与东亚国家和平共处,特别是与中国结盟合作,而不是武力压迫与掠夺,不搞军事扩张,关心发展经济,日本肯定会更强大,更有可能成为世界的一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可能就不会出现,日本也不会在二次大战中玉石俱焚。

二战后日本和平崛起实际上是一次凤凰涅槃。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内,日本的工业能力从比美苏低得多的起点突飞猛进,最终超苏赶美,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制造风靡世界。并领导了东亚地区发展的“雁阵模式”,二战期间几百万人战死而未能实现的大东亚共荣圈已成隐然之势。日本和平崛起说明武力征服得不到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和平贸易获得。因为战争是零和博弈,不可能有两个胜利者,而贸易讲究互利共赢

但日本的第二次扩张最后还是因为中国崛起而中断。当然,在冷战结束前后,有一个时间窗口,中国在资金、技术方面有求于日本。如果当年日本有足够的智慧和魄力对亚洲大陆输出剩余资本和技术,真正帮助中国等亚洲国家,而不是炒高日本国内和美国的经济泡沫,日本奇迹可能还会持续更长的时间,而不是陷入三十年没玩没了的“平成衰退”,中日之间鹿死谁手也未可知。但是历史不可能假设,过去的三十年中日双方攻守易势,中国重新成为东方经济的中心,日本在东亚格局中只能被边缘化。

日本认识中国已经有2000年,中日在一起已经生存了几千年,还要一直生存下去。日本对中国的战略,充分反映了日本民族性中的功利主义与危机意识。虽然中国军队从未登陆日本,由于中日之间体量差距太大,日本始终害怕被中国压制,而一直试图打败和肢解中国。在过去的1500年中,日本三次试图以朝鲜为跳板,攻击中国,前两次被迎头痛击。1895年甲午战争虽然取胜,但是50年后还是输得一干二净。也正因为日本始终对中国具有危机意识,所以不论是1920s还是1980s日本都不可能真正帮助中国发展。但是对中国的不信任,与中国的争斗消耗了日本的国力,从而有1945年被美苏联手打败,鲜有灭国之虞;1990s经济泡沫破裂后的长期萧条。

实际上日本民族性中一直有自负同时自卑,充满危机感而又不甘心失败的矛盾。不仅仅是日本,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不相信中国模式能成功,1990年前后,甚至不相信中国共产党政权能持续多长时间。所以,在中国需要日本战略支持的时候,日本对中国一直是敬而远之、静观其变、静待其成的态度。天佑中华,这是日本的不幸,这是中华民族之幸。东方格局和中日攻守因此易势,一个老龄化、少子化日益严重的日本,今后大概只能是和泰国、缅甸相仿的小日本。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试图和中国开展全方位竞争。但是中国国力已经全面超过日本,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中国不畏惧与日本竞争。但中国也不会为打败日本不顾一切,因为中国并不想有假想敌。历史表明:只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日本才能够实现崛起。一个老龄化、少子化日益严重,今后人口不及越南、菲律宾,大概只能是和泰国、缅甸相仿的“小日本”更需要和平发展。中国一直是一个大国,文化自信博大不会向日本一样自怨自艾、患得患失,所以中国不会畏惧任何国家的发展,中国将一直走和平发展的大道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20629.html 

上一篇:转一个故事:富翁儿子在贫困山区的体会@蒋继平老师
下一篇:没有富裕阶层的奢侈性消费,就不会有有经济、工业和科技革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5119-1027223.html

上一篇:没有日本,东三省会变成黄俄罗斯吗?
下一篇:学生问我:“师傅,你怎么不出去做技术”
收藏 IP: 218.87.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