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t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orgetj

博文

关于建立“期刊声望因子”取代SCI影响因子用于学术评价的建议

已有 2745 次阅读 2020-2-24 15:2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建立“期刊声望因子”取代SCI影响因子用于学术评价的建议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一石激起千重浪,学术界同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多同仁欢呼这一文件的出台,认为对于遏制近年来对SCI影响因子的滥用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很多同仁忧心失去SCI影响因子这样的量化指标,学术评价又将回归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客观地说,在使用SCI影响因子的最初阶段,由于这一量化指标能够比较客观地反应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破除了学术界的一言堂的局面,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研水平的进步。然而随着SCI影响因子的滥用,其对科研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著。

作为在科研一线工作的一名科研工作者,我认为SCI影响因子这样的量化指标对于科研评价是必须的。同行评议、代表作制度理论上是非常好的评价方法,然而可行性不高,特别是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难以运行。现在需要做的是提出一个更好的量化指标取代SCI影响因子,消除SCI影响因子弊端的同时,为科研评价提供客观的量化标准。在此我建议建立“期刊声望因子”取代SCI影响因子用于学术评价。

 “期刊声望因子”设计如下:

(1)期刊按领域划分为不同领域期刊;

(2)科研人员按领域划分为不同领域科研人员;

(3)每个领域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本领域科研人员对本领域的期刊按百分制或十分制进行评分,评分的平均值为该期刊当年的“期刊声望因子”。

简单地说,“期刊声望因子”就是由同一领域的科研人员对本领域的期刊进行民意测验。这一工作可由科技部或基金委的相关部门承担,也可成立类似“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最初发布SCI影响因子的公司)的机构承担。每年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并定期公布当年的“期刊声望因子”。

相对于SCI影响因子,“期刊声望因子”具有如下优势:

(1) 不同领域的期刊可以直接比较。SCI影响因子最大的问题是研究者多的领域期刊SCI影响因子高,因此不同领域的期刊难以直接比较。比如数学领域期刊的SCI影响因子明显要低于材料领域的期刊。而从“期刊声望因子”可直接判断某期刊在其领域的地位,利于不同领域期刊的比较。

(2) 期刊难以操纵。由于SCI影响因子是基于引用次数的,为了提高SCI影响因子,一些期刊通过多发表综述,选择性发表热门领域文章,以及要求作者引用本期刊文献等方式提高自己期刊的SCI影响因子。这是SCI影响因子走向异化的重要原因。而“期刊声望因子”是由科研人员给期刊打分,因此期刊难以操纵,可以更真实地反应期刊的水准。

(3)有利于不同领域的平衡发展。在SCI影响因子统治下,热门领域文章易于发表,因此变相鼓励科研人员转向热门领域的研究,非常不利于学科的平衡发展。使用“期刊声望因子”可望从根本上破除这一困局。

总之,建立“期刊声望因子”可望消除SCI影响因子的消极因素,同时为学术评价提供定量的指标。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张拥军

2020年2月24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87209-1220163.html


下一篇:南开校父严修和老校长张伯苓: 刘备与诸葛亮?
收藏 IP: 117.131.219.*| 热度|

2 崔树勋 吉培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