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鹏
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之茎的生长 精选
2025-5-8 23:23
阅读:1457

此文接之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之木质化》篇。植物的茎的生长,从方向上可以分为纵向的长高(或称为伸长)与横向的长粗,类似于人可以长高,会长胖。但茎的长高、长粗,又与人的长高、长胖的模式不一样。当一个动物(包括人类)长高时,其身体的所有部位都会伸长。儿童阶段的我们,身体的增高常伴随着四肢和躯体的伸长,但植物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也是植物这种生长模式,那我们的头和四肢会长长,但躯体不会改变。具体有何不同?期望能从下文中找到答案。但无论如何,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于非维管植物苔藓类没有真正的茎,本文提及的植物都是指维管植物。关于维管植物和非维管植物的组成,在上一篇博文《小小的苔藓,大大的世界》有简单介绍,感兴趣的可去看看。

一、分裂、生长和分化

细胞分裂是指细胞数量的变化,如通过有丝分裂,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并且每个子细胞均得到了母细胞相同数量的DNA。生长是一个细胞的体积增大和重量增加,如由小变大或由短变长、由轻变重的过程。而所谓的分化,则是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特化。

关于细胞分裂,有几个分裂方向方面的术语需要简单介绍下,也有助于掌握植物组织结构中细胞的排列。假设细胞是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长方体具有6个面(壁),以某点(茎的纵向轴中心)平射一束光过去,与光线垂直的两个面称为切向壁(也称为前后壁),与光线平行的分别为径向壁(左右壁)和横向壁(上下壁)。切向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新壁平行于原前后壁,也称平周分裂;径向分裂的新壁平行于原左右壁,横向分裂的新壁平行于茎的横截面。因此切向分裂、径向分裂的结果使茎加厚、增粗,横向分裂使茎伸长(长高)。

切向分裂(平周分裂)增加茎的层数(厚度),但不能形成完整的、连续的绕茎一圈细胞,径向分裂(垂周分裂)则可以增加圆周方向的细胞数量,将这个“层”扩展成完整一圈,二者协同使茎均匀增粗。横向分裂(垂周分裂)的结果使茎伸长。

合成最终06.jpg

图1   细胞分裂方向及其排列的示意。图左下,穿过长方体的、带箭头的红线为一束平射光及其方向示意;图左上,A和B为初始细胞示意。图中a~c依次为初始细胞不同方向分裂示意;图中d为一类特殊的横向分裂,分裂只增加原套外层的细胞列数,不改变层数,如示意图中最外层为一层细胞,横向分裂仅增加这层的细胞数量,不会改变层数,始终为一层。。

关于细胞分化,多说几句。虽然多细胞生物体特化细胞类型的DNA仍含有形成整个生物体所需的全套指令,但一个细胞一旦分化为体内一种特定细胞类型后,通常会保持分化状态,其后代细胞也将保持相同的细胞类型。这种细胞在增殖过程中能够维持自身特性的能力,称为细胞记忆。一个生物体细胞类型的差异,不是因为他们含有不同的基因,而是因为他们表达了不同的基因。所有生长和分化所需的细胞,其最根本来源都依赖于细胞分裂。一般植物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首先要生长,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停止生长,其中的大部分开始分化成某特定类型的细胞,一小部分待机分裂。但在一定条件下,已分化的细胞可恢复分裂能力,所谓的脱分化。就像一个人先出生(分裂),长大成年(生长),生儿育女(分裂),择业(分化)。少数一些从事某行业的人,由于一些原因,可能重新择业(脱分化),从事与其之前完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是,分裂产生的细胞是专心分化,还是成为“替补”维持分裂能力,植物细胞只能二选一,且通常是前者。

细胞生物学精要原书第3版(1).jpg

图2    细胞有几种途径确保子细胞记住它们自己应是什么类型的细胞。最简单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正反馈环路,一个关键的转录调控蛋白除了激活细胞类型专一基因的转录外,也激活了自身基因的转录。(图引自B.艾伯茨等著的《细胞生物学精要(原书第三版)》)

这些细胞行为如何转化为植物的宏观生长?下面从组织器官层面具体分析。

二、植物中的“HR”

中学生物学知识,细胞分化组成组织,不同组织构成器官,器官间协调配合形成生物体。如果把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生长通俗地比喻成制造一辆汽车,那么每个细胞就是汽车厂工人,每个生产车间就是组织,不同车间协同生产的汽车部件就是器官,所有部件的装配成生物体。汽车厂的人力部(HR)是唯一能招收和培训年轻新工人的机构,培训合格的新工人方可按照厂安排进入不同车间岗位工作。在植物学中这个“HR”就是分生组织。与动物的很多器官组织细胞保持分裂能力不同,植物几乎只有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在植物胚发育早期,所有的胚细胞均能分裂。而发育成胚后,只有位于特定部位的细胞保持这种胚性特点,继续进行分裂活动,由这些具有持续或周期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作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没有或很少有分化,持续的分裂,一方面形成植物体其它组织的细胞,另一方面更新自己并维持自身特性。就像学校一样,95%的毕业生进入不同行业走向不同工作岗位,5%的留校,负责继续培养学生。

三、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

根据分生组织的起源,茎的生长可以分为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根据分生组织的位置,茎的生长又可分为顶端生长、居间生长和侧生生长。其中,顶端生长和居间生长属于初生生长,负责植物的长高(伸长);侧生生长属于次生生长,负责植物的增粗。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两种生长方式共同决定了植物地上部分的形态和结构。

四、负责长高的初生生长

(1)顶端生长

植物茎的顶端生长发生在茎尖的分生组织(顶端生长还包括位于根尖的分生组织的生长),细胞通过平周分裂、垂周分裂与分化不断伸长和维持茎的体积。类似于在烟囱顶部不断添加砖块一样,茎尖的细胞一层层堆叠,使植物逐渐长高。但与空心的烟囱不同,顶端生长的茎是实心的。顶端生长形成的一年生茎从外到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柱和髓。大多情况下,维管植物的第一年初生生长的茎在第二年本身的长度不会增加,因为顶端分生组织已经移动到新的茎尖。这段茎的细胞已经分化成熟,形成各种成熟组织,如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因此无法继续伸长。

777.jpg

图3    顶端分生组织和当年生枝条。a为类比顶端生长的烟囱,b为黄连木的枝(枝属于茎的组成部分,具有茎完全相同的组织构造)的顶端分生组织,c~f分别为黄连木、马桑、石楠、木樨(桂花)的第一年初生生长的茎。

     (2)居间生长

居间生长是由位于成熟组织之间的分生组织细胞通过横向分裂、分化和生长实现的。居间生长通过节间(通常位于节间基部)或特定部位的分生组织快速伸长,就像拉伸橡皮筋一样,节间迅速拉长,使植物在短时间内快速长高。居间生长在单子叶植物中尤为常见,例如禾本科竹子的节间伸长、小麦和水稻的抽穗、割韭菜后其叶子的继续形成。居间生长在一些双子叶植物也会发生,如花生花柄将受精后的花顶入泥土的现象。

33.jpg

图4    居间生长的几种禾本科植物,从左到右依次为甘蔗、玉蜀黍(玉米)、毛竹

五、负责增粗的次生生长

侧生生长,就是在植物茎的主轴侧面的生长,通过侧生分生组织细胞的径向分裂切向分裂与分化,不断增加茎的直径。具有次生分生组织的维管植物,当年就会在初生生长的茎的基础上开始增粗,以后只要该植物不死,就可能会持续变粗。侧生分生组织包括维管形成层(位于维管组织中)和木栓形成层(起源于茎外层组织)。

(1)维管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起源初生生长的原形成层。维管形成层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裁缝,日夜不停地工作,向内针织“秋衣”,形成次生木质部,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向上运输;向外编织“毛衣”,形成次生韧皮部,负责将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运输到全身各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共同维持树木的物质运输、信号传送和支撑功能。

(2)木栓形成层

随着植物年龄的增长,维管形成层持续分裂下不断加粗的茎会逐渐木栓化。木栓化是指茎的外层组织在特定条件下分化形成木栓层的过程。在茎的外层组织细胞中,某些成熟组织(或表皮或皮层或韧皮部)细胞脱分化恢复分裂能力,分化形成木栓形成层。随着茎的加粗,木栓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分裂产生栓内层。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共同构成周皮,逐渐取代茎的表皮和皮层(由初生生长形成)。周皮与韧皮部等组织一起形成树皮,起到保护、传输和支撑等作用。通常将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称为树皮,以内的全部组织称为木材。

       六、长跑、中长跑、短跑

不同植物因生存环境不同演化出不同的茎的生长速度,这都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可以用田径运动中的跑步项目,来类比下植物的茎的生长特点。

相比于顶端生长和居间生长,侧生生长的速度慢,但像长跑一样,主打耐力好、持续性强,秉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原则。比如世界第一粗的树种墨西哥落羽杉(胸径超过14米)、世界第二粗的巨杉“谢尔曼将军”(世界单体积最大的树,胸径达10米),树龄2000年以上了,还在长粗。

112.jpg

图5   巨杉”谢尔曼将军“和世界第一高的北美红杉“亥伯龙神”(图引自2023年总236期《博物》杂志)

居间生长速度极快,如短跑般爆发力强劲,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例如毛竹,其日生长量甚至可超1米。然而,过快的生长速度往往以寿命为代价,这类植物通常难以长存。大自然终究是公平

IMG_20160409_154304.jpg

图6   毛竹(楠竹)

顶端生长的速度居二者中,像中长跑,既追求一定速度,又要具有一定耐力。在这方面裸子植物比被子植物更擅长,在世界巨树排行榜上,尤其是90米以上的树种中,松柏类裸子植物占主流。

doc03373820250421153720_001.jpg

图7   世界巨树排行榜(图引自2023年总236期《博物》杂志)

      七、小结

所有维管植物均通过茎尖的顶端分生组织进行顶端生长,这是大多数植物长高的方式。居间生长普遍存在单子叶植物中。具有次生分生组织的植物,形成层的持续活动使的茎具无限增粗的可能。 

微信图片_20250508214251.jpg

图8    璋与樟

       才疏学浅,文中若有疏漏或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指正。为什么树没了皮就无法存活?年轮是什么?木材又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将在后续文章中揭晓。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霍小鹏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8626-148500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