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qe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qed

博文

所谓大学者,不但要有大楼,而且要有大师

已有 5269 次阅读 2017-9-25 00:44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所谓大学者,不但要有大楼,而且要有大师


1931年12月2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通常被人们用来证明“有没有大楼和经费不重要,有大师才是重要的”。但是,这是误解了梅贻琦的意思。


网络资料:

1.梅贻琦(1889.12.29-1962.5.19),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

1915年,梅贻琦应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之聘,到清华园任教。当时清华学堂还不是一所大学,一般没有“教授”称号,但给梅贻琦的聘书上明确写着聘他为教授,“聘约三年,第一年工资345元,第二年345元,第三年365元”。

2. 梅贻琦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

3. 清华大学经历了105年的历史,校园内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群落。其早期建筑主要有三部分:宣统三年(1911)至1912年建造的清华学堂、同方部等;1919~1925年建造的大礼堂、科学馆、体育馆、图书馆(局部)等;1931~1933年建造的生物馆、化学馆、图书馆(扩建部分)、气象台、西校门、机械馆、电机馆以及明、善、静、平、新"五斋"学生宿舍。


可见,在梅贻琦任校长之前,清华已经有了清华学堂、同方部、大礼堂、科学馆、体育馆、图书馆(局部)等“大楼”;在梅贻琦任校长后,又继续建造了生物馆、化学馆、图书馆(扩建部分)、气象台、西校门、机械馆、电机馆以及明、善、静、平、新"五斋"学生宿舍等“大楼”。


人们常说,“听其言而观其行”。梅贻琦的真实想法和行动其实是:“所谓大学者,不但要有大楼,而且要有大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83426-1077571.html

上一篇:如果这还不是卖书的广告,那么什么才是?
下一篇:是否存在引力波?
收藏 IP: 125.34.49.*| 热度|

4 李颖业 徐令予 蔡小宁 姬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1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