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让相距千里的你我他拉得更近,网络让沟通不再有距离,博客、微博等为我们提供了诉说的途径,虽然言论自由,但没有科学依据就没有发言权。语出有因,最近不忙上网也多了,看到的事儿也多了,发现一种现象:网络热议话题具有阶段性和传染性特点。当下发表热点语录吸引眼球的人越来越多,为了炒作出名、为了掀起社会舆论共鸣、还是闲着无聊拍脑袋拍出来的个人论断?
仅以几例加以说明。
1、长江流域前段时间干旱灾害,多条河流断水,多片湖泊干裂见底,许多专家学者发表类似言论:“这种现象属历史罕见,与三峡大坝修建和蓄水发电有关。”当然会引发另一些专家学者针锋相对的反驳。许多听众如我一样非专业人士,我们只能洗耳恭听,谁是谁非无法分辨。但局外人也有支持某一方观点的,也参与这无休止的争论中。近半个月长江流域又遭遇了暴雨袭击,引发洪水,数百万人受灾,河流湖泊水位高涨,超过安全水位甚至保证水位,险情不断。专家学者们当然不会袖手旁观,又有人说是三峡蓄水引发的。我相信大家都迷惑不解,干旱与三峡蓄水有关,洪水也与三峡蓄水有关,长江三峡成了众矢之的、百害而无一利了。试问发表言论的专家学者们:“你们有考虑三峡给人民带来的诸多福祉吗?”我要说,旱涝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得不承认诸多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行家里手,专业人士,发表的任何论断都需要科学依据,用事实说话,不负责任、无确凿根据的言论不会让人信服。
2、又是一年高考季,南方科大当仁不让地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第一批入学的45个学生的未来在哪里?他能否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建校初期,许多从事教育人士和舆论媒体都拍手叫好,朱清时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赞扬鼓励之声此起彼伏,对南方科大的未来充满信心。而后,45名学生拒绝参加高考,香港科技大学的三位南方科大创校核心成员“出走”后,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公开质疑“朱清时式教改”,这些声音一出,南方科大立刻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质疑之声铺天盖地涌来,不乏当初持赞许态度人士的180°大转弯,置身其中者有发言权,而更多的评论来自局外人,赞成也好,反对也罢,不知这众多的局外人凭何而论,你们有设身处地想过办学人、改革者的重重压力吗?任何改革都需要一个过程,都有一段艰辛的路程要走,诸多学者正在探索中前行,成功与失败尚不明确,我们只需默默关注、等待,希望他们的付出给中国的教育体制带来创新性变革。何必道听途说、妄下结论呢?
3、近日,南海问题备受关注。他涉及国家领土与主权问题。作为世界的泱泱大国,我相信有能力处理好此事。身边有诸多军事迷,我平常也关心时事政治,听听官方媒体和专家们相对客观地评论。当看到别国擅自破坏军事标志,我十分愤慨,这表明是在挑衅,侵犯我国的领土啊!我国的军事实力在世界名列前茅,为何不对别国展开武力打击呢?我相信很多人与我当时的想法一致,也看到许多人在网上发表类似的评论——我们无需再“韬光养晦”了!一片爱国之心、一腔爱国之情值得发扬,但我们想得太直截了当了,国与国之间交往并不像人与人之间交往这么简单,合得来称兄道弟,合不来吵一架、打一仗一拍即散。国家之间涉及的利益十分复杂,身为国家领导人,他们需要全面考虑,均衡利弊,周密部署,和平还是武力解决都不容易。无论国家采取何种手段解决此事,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都需要支持和理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只需干好本职工作,尽一个国民的责任和义务就够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为拥有一个繁荣昌盛的祖国而自豪!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仅以最近网络热议话题谈谈自己的想法,虽然没有人去追究你言论的法律责任,更不可能对发表言论者采取任何措施,凡事我们需多听、多看、多想、少说。可能有人说我太钻牛角尖,或许是吧,任何论断都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仅听一面之词便说三道四胡言乱语实在不应该,也不该是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该有的治学态度和做事原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