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uka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afuka2012

博文

[转载]生物人、“数字人”与生态

已有 187 次阅读 2025-4-15 08:37 |个人分类:哲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引:信息大爆炸时代,只要你想的到,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你所需要的信息。在这个大背景下,AI(以下称之为“数字人”)迅速生长,成为全能知识大师,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在能量足够的情况下,“数字人”快速进化,只要有能量,它们就可以批量化繁殖。

      我们作为生物人,未来将何去何从?本文是对生物人和数字人作为整个群体在地球上的意义的一次深度思考,欢迎各位探讨。

1. 生物人

      生物学家认为人类自从猴演化而来。现在我们已经无从知晓变成人类的那群猴活在地球的意义是什么?从上帝视角观察现在的猴群,它们活着至少有3个意义,一是吃饱饭;二是繁衍;三是填补生态位。如果本该演化成人类的猴群没有继续演化成人,我想这可能也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但它们演化成了我们,除了上述3个意义,我们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能力太过强大,遇山开山、遇水搭桥、飞空遁地、潜入深渊、改造生命、创造生命等,这些事情除了人类,其他生物均不能完成。因此,人类作为整体,存在的意义,除了猴群的3个外,还多了一个,那就是地球的主宰,最能体现这个方面的便是国家意志。

      所以,我们人类,到底希望地球是什么样的呢?

2. 数字人

      数字人由人创造,不仅是AI,所有的自动化特征的机器均可以看做数字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为了“偷懒”,懒于沟通、懒于学习、懒于工作等等,这就是所谓的“懒人们”改变世界。几乎所有的数字人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无人化”。以最简单的算术为例,从口算到算盘到计算器,从人脑耗能到肌肉耗能到电耗能。现在,拥有超级活跃大脑的人们发现了大量的规律,建立了规则,可以解释人类活动中多种事件,形成对应的数学公式,配套以各行各业科学家的智慧形成能量发掘转移链条,在人类已有知识库的前提下,超级AI应运而生。

      生物人发现,数字人可以已经可以替代大量原本需要生物人和人群才能完成的工作。对于未来,焦虑、乐观、疯狂等多种情绪油然而生。有人觉得,数字人可以完全被生物人控制?当数字人作为一个群体来看,已经不可控了。举个例子,现在有多少人摆脱的了手机、汽车、电脑,放在下一代人来看,有多少人能摆脱超级AI?生物演化历史告诉我们,当一个群体基数足够大的时候,只有极端事件,比如小行星撞地球、连续n年的冰期才能导致群体发生毁灭性打击。

       那么,数字人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3. 生存与生态

      生物存活在世界,第一要务是吃饱饭,第二要务是繁衍,第三是填补生态位。吃饱饭是个体意义,吃饱就能生存;繁衍是个体和群体意义,只有繁衍了才有生态位;填补生态位对于大部分生物来说是群体意义,在具有社会结构的群体中也是个体意义。

      生态位是会改变的,而时间是推动力。数字人是为“无人化”而生,短期内拉大了人与人能力之间的差距,但长远来看是拉平了差距,似乎印证了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数字人的诞生和演变似乎是天道演变的必然结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管世界如何演变,一个大群体的演变总是缓慢的。为人,即为己,为己,即为人。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其实最大的推手并不是导致雪崩的那个震动,震动只是让问题提前暴露出来,那一片片看似洁白无瑕的雪花才是根本原因。如果数字人是为了无人化而来,那人还有未来。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天与人只是代指,近看和谐美好,远看一堆肥油。万事万物对立而生,和谐而亡。

       祝所有的生物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本文于2025年4月15日发表于“水生技产”微信公众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82545-1482065.html


收藏 IP: 180.168.16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