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快速发现并培养青年人才,我们煞费苦心、制定了很多人才计划,从30岁的托举计划,到38岁的青B,到45岁的青A等等,考虑不可谓不周到,计划不可谓不周密。但是,这些计划能选拔出90后数学家王虹吗?这个年轻数学家,还是副教授,好像没有什么著名头衔,也没有主持什么大的项目,包括人才项目,就出其不意的解决了困扰世界著名数学家108年的挂谷猜想。
据说,王虹明年很有可能获得数学届的最高奖菲尔茨奖,一个与计算机的图灵奖和诺贝尔科学奖并驾齐驱的大奖。有菲尔茨奖在手,很多国家的科学院都会邀请这个30多岁的女科学家担任院士或者会员或者会士。行胜于言,王虹确实做到了。
但是,如果王虹申请人才项目,号称自己能解决挂谷猜想,评审专家能相信吗?估计5个评审专家4个不信,1个将信将疑,估计评审结果是1B4C。根据现行的评审制度,王虹还是副教授,研究资历不够;王虹发表文章不多,研究基础不牢,是不可能拿到项目资助的。1B4C连上会的资格都没有,据说至少要3A2B才能上会讨论。幸好,王虹没有去申请,而是埋头苦干,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了,而不是浪费时间去写申请书,试图去说服别人自己能够解决世界难题而自取其辱。
年轻的李白豪情万丈、意气风发,写出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千古绝句。年老的李白病魔缠身,豪情不再,哀叹: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同样是李白,同样是大鹏,不同的年纪,心态完全不同。所以,科研是年轻人的事业,年轻人要趁着年轻挑战科学难题,而不要等到年纪大后再空自哀叹。
王虹是数学届的大鹏,她乘着年轻的东风,展翅高飞,直上九万里。幸好,她没有按部就班,一步一个台阶,等到获得终身教授、拿到很多项目和头衔之后,再来冲击世界难题。因为那时候,她很可能就没有这个勇气和信心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德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940-149258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