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某著名高校发生一起悲剧事件。一位获得保研资格的优秀学生因导师否定其毕业设计,选择了轻生,令人痛心并震惊。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并不是孤例。据统计,近五年因毕业设计引发的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每年以超过10%的比例快速增加。
据调查统计,现在80%以上的本科毕业设计存在使用AI工具代写、拼凑现象。为了应付毕业设计,结合生成式AI,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用AI工具完成毕业设计。对于越来越多用AI生成后修改的本科毕设论文,“乱花渐入迷人眼”,指导老师已难以分辨其真伪。不夸张的说,毕业设计已经逐渐成了顺利毕业的形式主义。记得有位伟人说过“形式主义害死人”。是否还需要本科毕业设计?真的应引起我们的思考了。
回想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本科毕业设计确实有必要。因为本科生太少,每年毕业本科生不足100万。当时,本科生工作很好找,不用到处投简历和面试,有充足的时间做本科毕业设计。每个人都有多个工作在等着选,不存在毕业焦虑,也不存在工作焦虑。
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本科生每年毕业已经千万有余,研究生每年毕业都超过100万了。现在,本科生工作不好找,同学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找工作,无心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存在毕业焦虑和工作焦虑,确实压力山大。
临床心理学实验室通过fMRI监测发现,毕业设计期间学生杏仁核活跃度达到临床焦虑症阈值的2倍以上。形势不同了,政策也应该随之变化,否则就成了教条主义。因此,如何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替代本科毕业设计更值得我们探究。
参照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模式,其"实习报告替代毕业论文"的实践,使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大幅提升。反观我国,大部分用人单位在录用员工时主要看学校、专业和排名,而很少去看毕业设计成绩。用人单位对本科生的要求是扎实的基础,而不是突出的科研能力。为了切实落实给本科毕业生减负,实习报告也不应太长,最好控制在6-10页,简单介绍一下实习期间的工作和收获就行。
因此,取消本科毕业设计不是降低毕业标准,而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习、去找工作,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出真知。写3个月写毕业设计,不找工作,人很焦虑。增加3个月的企事业单位的实习,熟悉了工作流程,被录取成为正式员工的可能性将会明显增大。
总之,取消本科毕业设计,以实习报告取而代之,不需要本科生提前进入科研活动,是实实在在的给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减负。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焦虑,还能提高就业率。一举二得,何乐而不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德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940-148742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