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旺
冷门学科与热门学科的辩证关系:来自韩愈《马说》的启发
2023-4-19 08:33
阅读:5134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提高基础研究水平,需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需要全面协调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的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

   尽管学科可以分为四类,但是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热门学科与冷门学科。重点学科,比如信息科学与技术,一般都是热门学科。新兴学科部分是热门学科,比如人工智能学科;也有部分新兴学科由于研究人员较少,社会关注度较高,目前还是冷门学科。薄弱学科一般来说是冷门学科。我们做科研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学科呢?是否有捷径可走呢?

   做科研有无捷径?有人说研究热门学科就是捷径。做热门学科不用担心选题,不用担心项目,不用担心成果。热门学科犹如金光大道,科研人员趋之若鹜,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反观冷门学科,科研人员冷冷清清、门前冷落鞍马稀。

热门学科成果非常丰富,有应用的,有改进的,有交叉的,可谓车载斗量,汗牛充栋。可惜,除了早期的开创性文献,从中难以找到经典文献,大量成果都泯然众人矣。想想当初的开创性文献,其实正是学科冷门时。

唐代大文豪韩愈在著名文章《马说》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学科历史发展中,先有大科学家,然后有热门学科。韩愈在《马说》中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与此类似的,在学科发展中,热门学科常有,而大科学家不常有。热门学科虽热闹,但将终归于平静,犹如绽放在天空的绚丽烟花。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热门学科也逐渐变为冷门学科。据杨振宁先生介绍,高能物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热门学科,到了八十年代就变为冷门学科了。

冷门学科也常有,如同还没有崭露头角的千里马,在默默等待机遇,等待它的伯乐,也就是大科学家,从而变为热门学科。前几年获得人工智能最高奖图灵奖的深度学习三剑客,就是在神经网络还是冷门学科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并坚持了30年,从而研发出新一代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性能优越,一举成名,将神经网络这个冷门学科转变为热门学科。

 因此,做科研的真正捷径不是做热门学科而是做冷门学科,把冷门学科做成热门学科才是硬功夫。通过洞若观火的洞察力,坚持不懈的努力,坚忍不拔的毅力,发现有潜力的冷门学科,并将冷门学科做热,成长为振兴新学科或复兴老学科的大科学家,为人类科技的进步做出突出贡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德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940-138479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