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玺
潜艇式核电站:把核电站悬浮在大洋深处
2012-2-24 16:02
阅读:4018
标签:核安全, 核电站, 核泄漏

         去年311号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核能发电潜在的生态安全隐患。在意想不到的诱发因素(比如超级强烈的地震、特大海啸)产生时,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危害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如何更加安全地利用核能,造福人类,防患于未然,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考虑到二十多年前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去年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的教训,在内陆或者在大海边都不适宜于建设核电站。新的核电站应该建设在远离人类居住的地区,并且基本不会受到任何级别的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可以考虑把核电站修建在海洋深处。仿照核潜艇的模式,修建一座可以悬浮在大洋深处的浮动核电站,通过海底电缆向陆地输电或者把电缆连接到海面的浮标上,再通过电缆向陆地输电。大洋深处的海水可以充分满足核电站用水的需要。如果发生强烈地震和海啸,由于海平面下的水流速度和冲击力远远弱于海面上的水流速度和冲击力,况且悬浮在深海里的核电站,有很大的缓冲空间,可以把对于核电站的破坏减低到最小,甚至根本就不会产生破坏。一旦发生不可逆转的事故,核电站可以自行关闭所有反应堆,自沉洋底,把“危险”永远埋葬在海洋深处。

 

    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难道还没有办法解决地球上的问题吗?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宝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9347-54094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