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童鞋们的兴趣被聚焦了,说嘛的都有,但基本上都是【热闹】,老生常谈的居多,有点新东东的太少。
许多人分不清概念,预测是科学家做的事儿,预报是政府做的事儿。预测是预报的基础,只有科学家们把预测研究做明白了,政府部门才有足够的把握向社会做出预报。
不是所有量级的地震都能预测,如对一个6.5级地震危险区,6.0级以下的地震或许都是随机事件。对随机事件因没有规律性,无法预测,而强震演化则有其规律性。我要强调的是,学者们不要谈什么地震预报,那不是自己该干的事儿,而要严谨些说【强震预测】。
下面谈谈三要素的含义,预测必须包含时空强三要素,缺任何一个要素,不能称之为预测,有时可叫危险性评价或【蒙】测。
我的理解是,时空强三要素是针对一个地震区的,若预测强震震中位置发生在该地震区,即使误差较大,仍然可以接受;震级是衡量预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如对一个6.5级的地震危险区,会发生6.0级的标志性震群事件,之后会发生多次不超过5.5级的预震或前震事件,若你预测的是5.5级地震,而后6.5级地震发生了,那么你预测的是前震事件,没有预测到6.5级地震,预测是失败的。预测时间窗口越短越好,在目前认为强震不能被预测的背景下,即使你预测的强震在5年内发生了,也不得了,但前提是地点和震级误差不大。
目前,别人还无法划定孕震时空区域,不具有进行预测的地质基础,因此只能做【事前靠蒙、事后靠补】撞大运的事儿。
可笑的是,有些搞地质研究的专家竟然不知道预测必须包含时空强三要素,缺乏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只能叫猜测,不能叫预测。有些人把“某几个地方或断裂带未来可能有强震”当成预测,简直太幽默了,预测不能说“可能”,因为一切皆有可能,预测必须是确定性的。
下面,再谈谈不能预测强震的方法特点:
1、与孕育机制无关的;
2、不能划定孕震时空区域的,即你分不清数据反映哪个地震区活动性的;
3、所用监测数据不是深部的,而是浅部或地表的;
4、不能区分preshock/foreshock/mainshock/aftershock事件的;
5、不知道孕震系统处于何种状态的;
6、不依靠长期监测数据做出判断的;
7、依赖于【地球可入性】获取参数的,如石院士提出的【数值地震预报方法】;
具有上述某一特点的方法,不能预测强震,至多可用于强震危险性评价。
芦山7.0级地震,也再次给了某些【砖家】哗众取宠的机会,马后炮放的是震天响,又把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科普过的【旧饭】,赶紧拿出来热炒一番,以吸引眼球。什么主余型、孤立型地震啊,这都是过去的认识,做过岩石力学试验的人,都知道微破裂丛集现象,只是守着前兆未发现而已,只是人们的认识水平有局限而已。如果说有主震型地震序列,那么世界上只有一种均匀性极强的材料——玻璃,其破裂过程是主震型。死抱着过去错误的认识不放,不思进取,不把心思放在学术研究上,想靠在网上炒作成名成家,简直是学术界的另类。互联网可以让人成【名】,但不可以让人成【家】,当然【名】也有好和坏之分。学者的学术地位是靠其成果价值奠定的,过分炒作只能让人鄙视之。
诸多学者往往不自觉地陷入【就事论事】的误区而不能自拔,总是在每个大震后讨论能否预测的问题,也总有人说预测到了。其实不管真预测到了或假预测到了,问题是你用什么方法预测到了,有没有科学依据,预测方法有没有普适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每个大震总是同一个人预测到了,那么TA不可能是靠【蒙】预测对的,幸运不可能总是光顾同一个人。简而言之,科学家在未找到普适性的科学预测方法之前,讨论预测个案成败没有任何意义。
目前强震预测领域乱象丛生,鱼龙混杂,但经过大浪淘沙,能预测强震的方法只能是一种,其它方法至多成为参考。有人不服,问为什么不可能是多种呢?对科学研究而言,反映本质规律的理论只有一种,不可能是多种。如牛顿第二定律F=ma,反映了远低于光速条件下力与质量、加速度的本质联系,这是普适性规律,不可能有人再搞出另一套规律。科学研究到事物的本质时,只能存在一种规律。
相关阅读:
科学研究的误区【1】:眼见为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78441
科学研究的误区【2】:有些东东无法得到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78946
科学研究的误区【3】:熟视无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79791
科学研究的误区【4】: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80513.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秦四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68418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