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科研突破:秉持 “一根筋”精神 精选

已有 6755 次阅读 2025-1-11 16:02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何谓“一根筋”,那就是认准了一件事,就要义无反顾做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在科研的浩瀚征途中,每一项突破性的成就都是对人类智慧与毅力的璀璨颂歌。而在这漫长且充满未知的旅途中,“一根筋”精神——一种对科研目标矢志不渝、不畏艰难且不懈追求的坚韧品质——成为了引领科研者穿越迷雾、攀登科学高峰的灯塔。

做出重大成就的杰出科学家,无一例外地秉持着 “一根筋”精神。比如,人民科学家袁隆平历时20年,克服重重困难,“一根筋”地寻找珍稀样本,最终使全球数千万人受益于中国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再如,2024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他们发现的微小RNA(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曾一度被视为“比冰山还要冷”的研究方向;然而,他们不动摇、不放弃,最终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在攀登科学高峰的旅程中,“一根筋”精神如同北斗,指引研究者穿越迷雾,始终保持对科研目标的清晰认知与坚定信念,不为外界的喧嚣与诱惑所动摇。在漫长且艰辛的探索过程中,唯有“一根筋”精神的坚持,方能支撑研究者在无数次失败中,理出头绪,逐步逼近真理的彼岸。在科研攻关的征途上,“一根筋”精神激励着研究者以无畏之姿,踏入未知领域,不断拓宽人类认知的边界,实现自我超越。在科研的每一个环节中,“一根筋”精神体现为对精确与完美的极致追求,确保每一项成果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在追求卓越原创成果的跋涉中,先驱者通常是孤独的,其往往需要推翻大多数人的观点,才能推动科学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乏坚持己见的“一根筋”精神,就很难顶住压力,到达光辉的顶点。

秉持“一根筋”精神并非坦途,科研路上的风风雨雨考验着每一位研究者的意志与智慧。为此,需要:

1)坚守科研初心:确实,黎明前特别黑暗,成功前格外艰难,但只要此时坚守科研初心,保持定力,则可能渡过难关到达成功的彼岸。

2)坚持审辩式思维:养成独立深度思考的习惯,以审辩式思维看待已有成果,本着“去其糟泊,取其精华”的态度革故鼎新;以逻辑链的自洽性和证据链的强壮性看待自己的成果,以规避“陷阱”和少走弯路。

(3)涵养乐观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将逆境视为成长的契机,保持内心的火种不灭。

(4)平衡生活与科研:合理安排时间,注重身心健康,确保科研之路既充满激情又可持续。

参考(略)

相关:

科研突破需耐得住寂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487870.html

科研突破:从解决一个小问题入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535786.html

科研突破宜聚焦于小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04179.html

科研突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59527.html

科研突破:大道至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11971.html

科研突破立足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20687.html

深度思考的好处多,还能延年益寿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320891

科研突破:思路决定出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22748.html

科研突破:非宁静无以致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31797.html

科研突破:非淡泊无以明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39109.html

科研追求:简洁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34191.html

推崇科研全程的至简风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33245.html

科研突破:化繁为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43086.html

科研突破:破纸效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50667.html

科研突破:规避想当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77165.html

科研突破:挖呀挖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387933

科研突破:挑战不可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89073.html

科研突破:下慢功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96224.html

科研突破:独辟蹊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439342.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1468381.html

上一篇:科学认识西藏日喀则6.8级地震
下一篇:基础研究突破需要研究者的孤独与沉默
收藏 IP: 111.197.232.*| 热度|

19 朱林 段德龙 王从彦 崔锦华 张亚东 王涛 池德龙 谢钢 葛及 曾杰 钟定胜 梁洪泽 晏成和 檀成龙 杨正瓴 徐长庆 汪运山 郑永军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