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四清
何种人才能实现科研领先? 精选
2023-3-27 20:42
阅读:15724

Vito等最近在期刊Chaos, Solitons & Fractal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cale-free growth in regional scientific capacity building explains long-term scientific dominance”的论文【1】。该文3个领域(半导体、胚胎干细胞、互联网技术)为研究对象,涉及1941—2019年全球98000个研究机构2000多万研究者发表的600多万篇论文,根据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2一个地区在某个科研领域是否能够建立领先地位,与投身其中的科学家数量之间无显著关系唯一与领先有关的变量则是尽早开始。谁能做到此呢?当然是那些真正做出重大原创工作的科学家(超一流人才)和重要创新工作的科学家(一流人才)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Conant2】所说:“每个领域科学事业进步的快慢取决于超一流和一流人才的数目;据我的经验,十个二流人才抵不上一个一流人才。”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张图(图1),该图所要表达的意思与上述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啊,奠基人的工作开创了某一新学科领域或新理论,之后开拓者认识到了奠基人工作的强壮科学性和潜在重要意义——有先见之明,通过深化研究把奠基人的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再之后,“学术大牛”沿奠基人和开拓者工作的“骨干”扩展到“枝节”;至于后续的小幅不同程度完善工作,就成了 “学术小牛”乃至后续众多跟随者撒欢的乐园。鉴于此,可把奠基人成为超一流人才,开拓者称为一流人才,“学术大牛”称为二流人才,其他的则不足为道。

                                               

图1 论文数与年份的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在此致谢!)

毋庸置疑,重大原创和重要创新工作能极大地拓展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库,大幅促进社会发展。因此,研究者应以此为导向攻坚克难,而不是做“克隆式”或“捡漏式”科研以追求发表顶刊论文为目的,这才是其科研初心所在,也是其生存的真正价值所在。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3】指出:“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达11234.1万人,继续保持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世界第一的地位”然而,我国超一流人才和一流人才的数量,与如此庞大的科技人力资源相比,并不相称。鉴于此,我希望广大研究者瞄准科学难题持续攻关,聚焦卡脖子技术协力突破;如此,重大原创和重要创新工作将不断涌现,超一流和一流人才占比将不断攀升,科技强国之梦可期,世界科学中心之位可盼。

参考

1Vito D.P. Servedio, Márcia R. Ferreira, Niklas Reisz, Rodrigo Costas, Stefan Thurner,

2023. Scale-free growth in regional scientific capacity building explains long-term scientific dominance,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Vol.167, https://doi.org/10.1016/j.chaos.2022.113020.

2要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科研人海战术能实现弯道超车吗? 

https://www.sohu.com/a/630726361_199523

311234.1万人!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才家底稳居世界首位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6589225108550844&wfr=spider&for=pc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秦四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138205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