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
治癌,男女有别
2008-3-6 09:01
阅读:3338

      1997年,我指导山西来的小杜做研究生课题。她做的是一项与肿瘤有关的调查,调查结果表面上看:肿瘤患者中女性生存质量、生存情况要比男性差。我问小杜,你如何解释这一结果?她说这表明女性患癌症要比男性要来得严重些!我说错也!这里面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绝非象你解释得这么简单!

长期的临床观察,使我们注意到同是患了肿瘤,就总体而言,男女的应对方法不尽相同。就以临床陈述而言,女性患者往往会滔滔不绝地诉说很多症状和体征,很多主诉有明显的过分渲染色彩,为是的引起医师的高度重视,以期能给予特别的关注;男性患者却大都不然,他们的陈述少得多了。我们常见这种情况:医师问一个男性肺癌患者,有咳嗽吗?病家答“没有”,旁边妻子推推他,“还说没有,昨天吃饭时咳得那么厉害”,“噢,有时有点”。“有胸痛、胸闷吗?”,“没有”,“还没有哇,昨天临睡前还说胸闷得很”,“噢,有点”…。关于男女肿瘤患者临床陈述的这一鲜明差异,笔者在95年撰写的《中医性别差异病理学》(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已作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和我们的主流文化对男女的社会角色的不同期盼有关(对此不作展开,可参见该书)。

所以指出这此差异,为的是强调作为慢性病的癌症,在治疗时,还应参考男女的性别差异。以及针对这种差异,在治疗上作某些必要的微调。这些微调涉及很多方面,在此只做一简单的枚举:

对女性患者,特别是初诊者,常须多加调整情绪、疏肝解郁之药,或可佐用些抗抑郁之剂…

对女性患者的主拆,应客观分析,其潜意识中常带有渲染成分,故应学会甄别;问诊时也应注意:不可漫无目的,否则,根本无法下手治疗…

对女性患者,特别是疑虑倾向明显者,判断病情或告知病情时,务必谨慎,最好有3分说1分,多用正性的肯定口吻,而少用模棱两可的疑似性语言;千万别根据医学逻辑分析,“你的骨痛,很可能就是骨转移…?”就这么一句话,即可加重病情,后果严重…。

……

对于男性,症状一定要问的细,男性易忽略自己的身体感受,并习惯于轻描淡写地陈述,潜意识里体现出自己的大男子主义的“无所谓”和“英雄气概”,故要根据医学逻辑,寻根刨底,千万别轻信男性对自己症状的轻描淡写…。

男性生了癌,许多人生活上还是不很注意,喜欢随心所欲,故临床务必常常叮嘱,促使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男人比较自立、散漫,症状稍一缓解,很多人吃药治疗就不认真,不象女性那样依从性强,故此时必须认真叮嘱,且可要求家属配合…

男性生了病以后,夫人一般比男人更急,常会管这管那。这时,医师要适作指导,既要告诉男性患者,妻子唠叨是为了你好;也要诱导妻子,少作无谓唠叨,要多学会有效沟通与管理…

作为一个不言自明的秘密,约束男性治疗与生活的方式最好的角色是“女儿”。我们常会通过“女儿”来指导男性肿瘤患者认真接受治疗,改变其生活方式。因为肿瘤的治疗与康复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的过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何裕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00-1711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