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改本科毕业论文累疯了,来这里发泄一下。 精选

已有 14240 次阅读 2012-4-25 17:4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论文, 本科毕业

妈的打死以后也不让脑袋不灵活的学生做研究性课题了,改她的论文几乎就是得重来,还得专门上单独辅导课解释该怎么改,为什么这么改,我靠啊一个月2600多点工资我犯的着这么累吗?
   前期学生已经至少看了50篇学术论文,10篇研究生毕业论文,5篇前几届本科生毕业论文了啊,看看,看看这写的。。。根本就没理解毕业论文该怎么写~
因为文章内容涉及到保密成分,我只把前言贴这里。
学生初稿:
——————————论文研究内容:一种孔径,空间分布均可控制的精细多孔陶瓷成型工艺,实验做了一半。
——————————后面实验内容的更是写得惨不忍睹,不贴出来了。

1.前言

  陶瓷成型主要有四个体系:温度诱导絮凝体系,注凝体系,DCC体系,冷冻振注体系,均可使陶瓷准确成型,其中冷冻振注体系因在多孔陶瓷,梯度功能材料等方面有特殊的优势,成本也明显低廉于其它体系,在2006年该体系表征结果被美国科学家John Halloran 发表在《Science》后,引起国际材料学界的巨大关注和跟踪研究。该工艺虽可通过温度梯度的方法成型出定向可控孔径,却无法使孔径在坯体内自由控制形状,限制了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1.1陶瓷成型的四个体系及本理论的意义和创新处

1.1.1温度诱导絮凝体系

温度诱导絮凝体系是一种胶态净尺度原位成型工艺油瑞典的L.Bergstrom发明的。将陶瓷粉料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分散剂用以制备高固相体积分数的浓悬浮体,分散剂一段为低级性的的长链碳氢键伸向溶剂中,另一端牢固的吸附在颗粒表面,起到稳定空间为组的作用。L.Bergstrom提出在T=-20°C ,P:100~1000Pa的条件下,采用冷冻干燥的办法,使溶剂升华,从而出去溶剂,除去分散剂的方法是在550°C氧化分解以除去。温度诱导絮凝成型的主要优点是合成后不合格的坯体可作为原料重新使用。

1.1.2注凝成型体系

注凝成型体系是一种典型的原位成型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把陶瓷粉料和有机高分子结合,利用有机高分子形成空间网络结构将陶瓷粉料结合起来,利用有机物原位凝胶化的特点可以制备形状复杂的陶瓷,利用有机物的空间网络结构赋予陶瓷高强度和高均匀性的特点,但在干燥过程中会受到有机物网络收缩的应力作用。

1.1.3直接凝固注模(DCC)成型

陶瓷直接凝固注模成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净尺寸胶态成型的工艺。成型过程是由高分散浓悬浮体直接原位凝固成坯体,而且液相和固相转换过程没有体积收缩。这种DCC发的最大优点是成型的陶瓷坯体名内部结构均匀,提高了材料的可靠性,适宜尺寸大、形状复杂的陶瓷部件制备。凝固的坯体经脱模、干燥可直接烧结。

1.1.4冷冻振注体系

冷冻振注法是在震动的作用下浇注陶瓷坯体,然后将陶瓷坯体进行冷冻干燥。该法汇集了注凝法的高坯体强度,DCC法的容易产生复合材料,温度诱导絮凝法的无毒和成本低,胶态振注法的材料适用性广和密度可控的全部优点。

1.2 本理论的意义和创新处

如果使陶瓷孔径大小可控,并使其在坯体内可自由的控制形状,这将对材料的生产制造作出巨大的贡献,如医学方面的人造骨骼,如果我们可以很好的控制孔径的大小及排布方向,这样就可以使血管很好的通过,而且其中很多预置的微孔可以使我们新生成的钙等物质很好的融入人造骨骼中,达到补足身体骨骼的缺陷.又如在催化陶瓷方面, 通过控制孔径的大小及排布规律,达到催化陶瓷所需的微米级别的孔径,同时指出来的陶瓷应该具有很高的强度,以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在水污染治理的时候,由于要很好的捕捉水中溶解的氮磷等有机物,就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可以在水中种植些藻类等物质,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可由于光在水中的垂直分布导致了水深1.5米以下的地方绿色植物长势不好,.或者几乎不长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这时候如果我们可以生产一种可以固定水中植物浮子,就可以使绿色植物在水中的垂直分布,这样就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成分.这样不但可以使水中的鱼、虾等生物更好的生存。所以我们研究可控孔径陶瓷是很有意义的。

(保密,一段)

该技术为冷冻振注胶态成型体系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尚无法成型该类型陶瓷,且潜在需求巨大;该工艺尚未问世,学术价值巨大。

于是我大发牢骚,一星期后。。。。。。。。。红字我添的。

1前言:

多孔陶瓷具有均匀透过性、比表面积发达、低密度、低传热性能、耐高温、耐气候性、抗腐蚀等优越性能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能源、环保、生物等各个领域[1]

多孔陶瓷可以分为两大类:泡沫型和网眼型。泡沫形的气孔是孤立的,渗透率低;网眼型的气孔互相贯通,优点是:压力损失小、表面积大、质轻,主要用于流体过滤(如熔融金属过滤)、高温烟气处理、催化剂载体、固体热交换器和电极材料等[7]。多孔陶瓷制备的关键与难点是形成多孔结构,即成型[2]。传统的多孔陶瓷成型的体系主要有:添加造孔剂工艺、发泡工艺、气体发泡形成工艺、有机泡沫浸渍工艺等。随着工程陶瓷和功能陶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陶瓷微观结构的质量要求相应提高,多孔陶瓷与陶瓷粒子原位固定胶态精细成型工艺结合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重点方向,出现了溶胶——凝胶工艺、冷冻成型工艺、化学沉积——原位注凝法工艺[2]等新工艺。

注浆,模压,等静压,电泳,流延,注射等传统陶瓷成型工艺坯体存在浓度分布梯度和密度梯度问题,难以成型高质量,尺寸精确的产品,因此高性能陶瓷通常采用陶瓷粒子原位固定胶态成型工艺制作。目前陶瓷粒子原位固定胶态精细成型主要有四个体系:温度诱导絮凝和胶态振动注模等体系, 注凝体系, DCC体系,冷冻胶态振注体系。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注凝体系,冷冻胶态振注体系因同时具备其余体系的优势,且在多孔陶瓷,梯度功能材料成型等方面理论上有特殊的优势,成本也明显低廉于其它体系,因此具备淘汰现有其他精细陶瓷成型体系的潜力。如能将多孔陶瓷成型工艺和精细陶瓷成型工艺有机组合,有望解决多孔陶瓷通孔,孔径和空间位置可控,可组装这一行业性国际难题。从而在诸如人造骨,陶瓷电子基片,飞机雷达,陶瓷发动机及活塞,核工业陶瓷等领域实现技术升级。

1.1现有多孔陶瓷成型工艺概况

1.1.1添加造孔剂工艺

该工艺是往陶瓷浆料添加造孔剂如萘,木屑,纤维,等,利用造孔剂可在高温下燃尽或挥发从而在陶瓷中留下孔隙。该方法者的的孔隙率较低,气孔分布均匀性差。

1.1.2发泡工艺

该工艺是向陶瓷组份中添加发泡剂而形成泡沫,干燥烧成后制得封闭孔径的多孔陶瓷。该工艺较为复杂,且泡沫密度远远低于陶瓷泥料,不能进行泡沫的量化控制,成品率低。

1.1.3气体发泡形成工艺

该工艺是往陶瓷浆料中加入气体发泡剂如碳酸盐、亚硫酸盐等,在烧结时陶瓷坯体受热,气体发泡剂产生气体留下孔径制得多孔陶瓷。该工艺制得的陶瓷孔径大小不一,方向难以控制。

1.1.4有机泡沫浸渍工艺

该工艺是1963Schwartzwalder[3] 提出的。其利用可燃尽的多孔载体如泡沫塑料来吸附陶瓷浆料。在高温下将载体材料烧尽留下多孔陶瓷。其优点是成本低、工艺简单,缺点是陶瓷结构受泡沫塑料影响大,陶瓷的机械性能低。

1.1.5准精细陶瓷成型工艺——溶胶——凝胶工艺[4,5]

该工艺利用凝胶热处理过程留下小气孔,形成可控的多孔结构材料,可对陶瓷粒子进行原位固定。主要产生纳米级气孔,是目前最受重视的一个领域,因溶胶—凝胶干燥收缩大,大型坯体成型时容易产生缺陷,目前主要用于陶瓷膜成型。但目前尚未实现具有不同孔径、形状与厚度等理化性质的多孔陶瓷膜的制备。

1.1.6准精细陶瓷成型体系——冷冻成型工艺[6]

其实质是冷冻干燥,由英国人Wollaston1813年发明的,其机理是将需干燥的物料进行冷冻结晶,然后抽真空,加热使水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除去,制得干燥制品,通常用于食品行业。该工艺可改进为在溶剂中加入胶黏剂成为一种陶瓷准胶态成型工艺。早期因冰冻时溶剂晶体尺寸和方向难以控制,往往形成大量坯体缺陷而发展缓慢,2006John Halloran[11]在《Sicence》表征发现可通过温度梯度控制,使溶剂晶体定向成长,生成具有亚微米多孔或层状空隙结构的陶瓷坯体,该体系通常被称为冰模板法,成为近几年国际材料界重要研究方向。但因存在陶瓷粒子受到溶剂晶体生长影响不易原位固定;必须低温脱模;干燥成本高等问题,生产成本高,也尚不能对孔径进行准确的空间分布控制。

1.1.7化学沉积——原位注凝法

甲基纤维素具有低温下溶于水但高温下不溶于水的特性,利用该特性配制含甲基纤维素的陶瓷水基浆料,可制得高强度的多孔陶瓷坯体。其缺点是周期长,浆料含水率高易造成干燥不均,孔不可控等问题。

1.2现有陶瓷精细成型的四个体系概况

1.2.1温度诱导絮凝体系和胶态振动注模体系

温度诱导絮凝体系是一种胶态净尺度原位成型工艺由瑞典的L.Bergstrom发明的。首先在较高温度下将粉体分散在某种有机溶剂中形成悬浮液,注模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分散剂的溶解度也显著降低,逐渐失去其分散效果,从而实现浆料的原位固化。溶剂采用冷冻干燥的办法升华去除, 550°C氧化分解以除去分散剂。温度诱导絮凝成型的主要优点是合成后不合格的坯体可作为原料重新使用,但冷冻坯体较脆和干燥坯体强度低无法机加工是其突出缺陷,限制了该技术的大规模使用。

胶态振动注模成型方法是美国加州大学Santa Babara分校FFLange教授等于1993年提出的。它是利用其有触变性的陶瓷浆料受到外力作用(振动)时,其流变性质发生变化而凝固成型的。具体的方法是向固相体积分散为20%~30%的稀陶瓷悬浮体中加入NH4C1,使颗粒出现凝聚状态;再采用压滤或离心技术使悬浮体形成密实的结构。为了使悬浮体浆料能注入形状一定的模型中,采用振动法令悬浮体由固体变成流体,注制成有一定形状坯体。这种方法可连续化生产,但生坯强度相当低,脱模时易变形和开裂。为了提高脱模时生坯的强度,可向浆料的加入尿素,使其受热分解产生NH4+,改变浆料的PH值至等电点,促进固化,增大坯体的屈服应力。但仍然很低的生坯强度制约了该技术的使用。

另外尚有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凝胶注模工艺:如美国东北大学Montnomery1999年发明的TRG工艺,使用高分子物质进行物理交联,60摄氏度以上坯料为液相,60摄氏度以下为固相,具备可逆转化能力,坯体强度较上述两类成型方法有所提高。随后清华大学黄勇课题组,天津大学,航天部621所也将明胶,海藻酸盐,琼脂等作为TRG工艺的材料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并形成了较大学术影响。

1.2.2注凝成型体系

注凝成型体系为1991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Mark.A.JanneyO.Matete首创[9],是一种典型的原位成型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把陶瓷粉料和有机高分子溶液如丙烯酰胺单体混合,利用有机高分子聚合形成空间网络结构将陶瓷粉料结合起来。利用有机物原位凝胶化的特点可以制备形状复杂的陶瓷,注凝成型的缺点是因氧气或部分金属离子如铜,铁离子等具有阻聚能力,因此对成型时气氛要求高,对陶瓷原料要求较高,因成型坯体有机物含量较高一般需要脱脂工艺后处理。另外聚合单体的强毒性也影响了该工艺的大范围使用。对此Omatete提出了HMAM工艺,使用可自交联单体对该工艺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注凝成型工艺要求

由于该工艺可成型高强度坯体,目前已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是一种成熟的陶瓷精细成型体系。

 

1.2.3直接凝固注模(DCC)成型

陶瓷直接凝固注模成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学院L.J.Gauckler实验室首创发展起来的一种净尺寸胶态成型的工艺[8]成型过程是由高分散浓悬浮体通过改变PH值或增加盐浓度使悬浮颗粒ZETA电位变化,压缩双电层而直接原位絮凝成坯体。最常见的是使用生物酶技术来达到固化目的。这种DCC发的最大优点是密度均匀、坯体收缩和形变小,缺点是絮凝坯体强度很低,不适宜小尺寸形状复杂的陶瓷部件的成型,相应限制了该技术的大规模使用。

1.2.4冷冻胶态振注体系

冷冻胶态振注法的首创者为陈楷翰[10],该工艺是直接使用水为溶剂,以空间位阻稳定剂如聚乙烯醇等作为坯体结合材料兼凝胶剂,配置高固含量浆料,振动下浇注陶瓷坯体,然后将陶瓷坯体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冷冻,使聚乙烯醇溶液转化为稳定的水凝胶,达到成型目的,对于与水反应的陶瓷粉体如氮化物则需预先进行包埋后才可用该工艺成型。

该体系的核心是聚乙烯醇溶液冷冻时可使水形成亚微米尺寸冰微晶,保证了陶瓷粒子原位固定;聚乙烯醇增韧冰微晶物质在低温下强度及韧性与注凝法坯体相似,保证了复杂坯体的成型和脱模;因聚乙烯醇水凝胶在室温下具有较高强度和空间稳定性,因此坯体强度高于注凝法外其他精细成型工艺,且在适合干燥工艺下(Know How技术)不易变形。该体系优点是坯体强度高,不需排胶工序,可运用于复杂陶瓷原料如传统日用陶瓷泥料;独特处在于理论上可成型复杂梯度组装材料。该体系主要缺陷是常温下湿润坯体强度低于注凝法,因此需要特殊干燥工艺才能使坯体干燥形变程度达到注凝法坯体水平,该干燥工艺目前体系提出者尚保密。

 

   

目前,多孔陶瓷成型技术与精细陶瓷成型技术两大技术分支尚未较好融合,精细结构陶瓷部件仍难以生产,如:1.陶瓷体内部预制电路形成模块式陶瓷电子元件或模块式军用陶瓷部件;2.陶瓷体内部预制冷却通道以作为陶瓷发动机,航空航天陶瓷,高性能电子基片。3..生物陶瓷尤其是人工骨,需要在材料内部预制血管与神经的预制孔道,且这些孔道的空间位置,孔径等均需要精确控制。目前精细结构陶瓷部件的生产,通常是使用成本高昂的快速成型技术(RP技术),辅助以机械加工技术来达到目的的。模板法因模板与成型坯体干燥时界面附近应力无法避免,坯体缺陷大,陶瓷粒子位移明显而无法精细成型。

接下去(保密)

这改动的工作量也太大了吧!前言还好,后面的实验室万句顶一句,我靠。。。。。。。本科的笨学生真他妈难对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61693-563528.html

上一篇:奇怪:为什么都觉得城市污泥稳定后不能带水作为农林用肥料呢?
下一篇:俺也凑热闹,搞篇我旧日打油诗放松下
收藏 IP: 175.43.122.*| 热度|

25 刘洋 陈儒军 张亮生 李学宽 刘安金 刘全慧 孙广东 李毅伟 张骥 陈永金 曾荣昌 刘鹰翔 吕喆 李春华 吴中祥 黄继红 张伟 康娴 郑永军 bridgeneer hqliu521 ssuutt lftkf shutom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