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desig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pdesign

博文

从117到中国尊 —姚攀峰工程实践及前沿研究

已有 7025 次阅读 2014-3-23 06:34 |个人分类:09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优化, 工程, 姚攀峰, 善善

   仅以此文向陈肇元院士、容柏生院士、刘金励大师、李广信教授等前辈大师致以敬意,向我的老师、同事、同学、朋友致以谢意,完整版本详见附件善善-姚攀峰工程之旅-20140423.pdf


姚攀峰2014-03-14第一版    

姚攀峰 2014-04-24改


1.简介

   姚攀峰:男,出生于河南,清华大学硕士毕业。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理事、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已从事结构设计和管理工作16年,在设计院先后任职设计师、专业负责人、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岗位,在中信集团先后任职地产公司研发部结构副总工(无正职)、和业公司结构副总工、结构设计总监等岗位,对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有独到的认识和理解,获得多项第一。

   作为专业负责人或者主设计师先后完成了UHN10#、国贸三期(约330m高)、天津117等30多项工程;作为天津117(约600m高)的主设计师,创造多项第一,获得综合经济效益2.5亿元以上;作为中国尊项目结构设计总监(高528m),全程对中国尊结构进行质量和进度管控,创造多项第一,获得综合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

   部分研究成果被国家标准接受,多次在全国结构大会和岩土大会作学术报告,应邀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讲学,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项,专著3部,在结构和岩土领域有多项专有技术。

2.代表性工程

  2.1中国尊项目

作为中国尊项目结构设计总监全程管理结构设计工作。

中信北京cbd核心区z15项目高528m,俗称中国尊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地震8度设防区超过500m的超高层建筑。

作为设计总监整合结构设计资源,全程管控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组织多次内部论证会和专家研讨会,提出了高延性双连梁核心筒、多腔巨型钢管混凝土等方案,得到了专家和设计团队的高度支持,现在已经顺利通过了超限专家预审会和振动台试验。本项目在北京cbd核心区项目取得了多个第一,结构专业为公司创造综合效益约15亿元人民币以上。

  2.2天津117项目

作为arup北京分公司天津117项目主设计师与同事共同设计了天津117大厦主结构。

天津117高597m,是中国结构高度最高的建筑物。

作为主设计师带领工程师进行了巨型柱、柱脚、节点、支撑、桁架、筏板等设计,对结构体系提出了多处改进意见和措施,首次提出了多腔异形钢管钢筋混凝土巨柱等,攻克了若干技术难关,取得多项世界第一,为天津117项目结构设计作出了全方位的贡献。创造综合效益约2.5亿元人民币。

2.3多层与高层项目

商业综合体:北京国贸三期商业、赤峰维多利等项目

住宅:UHN国际村 等项目

工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基地制动车间、电气车间 等项目

3. 代表性成果

3.1世界领先

1.首次设计了建筑物中超过30平方米的巨柱(地上45平方米)

2.首次设计了建筑物中超过2.5米厚的钢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厚度3.7米)

3.首次设计了建筑物中超过1.5米厚的外包多腔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厚度1.9米)

4.首次提出了多边多腔钢管钢筋混凝土巨柱并在工程中实施    

5.首次提出了地震综合逃生法及其4要素

6.管理设计了8度抗震区第一个超过500m米的建筑物结构(中国尊结构设计总监)

3.2 国内领先(是否世界领先尚待确认)

1.首次提出了“巨震,(避难单元)不倒”的理念并应用到砌体等结构

2.首次提出了主动式变刚度调平桩及其施工方法

3.作为主要成员设计了国内第一个檐口高度超过590米的建筑物结构(天津117结构主设计师) 

4. 专有技术

以专利技术为核心,以精细化分析为基础,在高层和超高层结构、砌体结构、无障碍施工方向拥有多项专有技术。



5.  工程岁月





6.善善

善者为人处事,心怀善念,采用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通过建设性的言语和行为,得到善的结果。我谓之善善。——姚攀峰  




7.联系方式

联系人:姚攀峰

E-mail: yaopanfeng01@qq.co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8553-775912.html

上一篇: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抗巨震研究
下一篇:结构五绝1-引言
收藏 IP: 106.38.240.*| 热度|

2 王善勇 程少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