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刚
ARTSEF:高校青年学者工作与生活的六个维度 精选
2024-2-3 15:38
阅读:7487

ARTSEF:高校青年学者工作与生活的六个维度

image.png

当前的高校学术环境,已远不是当年的象牙塔,亦不是《斯通纳》中作者向往的避难所。为了职级晋升,青椒们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重目标考核压力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对各级给类帽子和荣誉的追逐,学者们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已完全模糊,导致高校教师经常戏虐自己不是996,而是007,因为他们一直保持在线。

鄙人从18岁考入大学后在同一所大学摸爬滚打了27年,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总结出高校青年学者工作与生活的六个维度,也是一直基于这六个维度填充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才慢慢适应大学的节奏,终于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希望我个人经验对初入科坛的青年学者有所帮助,这六个维度简单概括如下:

第一个维度是Administration(管理)

一旦写出这个词,可能就有学者感到反感,因为他们最讨厌的就是行政工作对学术研究的干扰。很多学者觉得在当前学术环境中时间远远不够用,因此特别讨厌行政工作,认为行政工作跟形式主义几乎可以直接划等号。 其实鄙人这里要讲的Administration 更多的是指学者的自我管理。当然很多学者也非常反感"管理"这两个字,他们认为“管理”就是指不用到科研一线干活,而真正的学术大师都是单打独斗地做科研。其实这也是一种偏见,学者当然需要学会管理,例如:管理自己的实验室和团队, 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管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教学工作、管理自己的资金和资源,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健康等等作为一个青年学者,如果做不好以上管理工作的话,整个生活可能会陷入一团乱麻甚至困顿

很多学者非常羡慕牛顿或爱因斯坦式的研究生活,能够心无旁骛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但是在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研究特别是工程科技研究,越来越依赖于团队的协作,越来越依赖于学科的交叉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多人合作的力量(如:诺奖成果”引力波“发现就是由几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完成的)。一些奇思妙想、颠覆式的、高普适性的共性理论或技术革新越来越稀少了。这也是近年来AI领域的创新越来越多出自于工业界大规模研究团队的原因。除非我们转换到一种新的科研范式,否则我们在当下的科技发展范式下很难靠一个人产出开创性的成果。在当前倡导“Publish or Perish”激烈竞争的学术环境中,科研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分工、各取所长、精准协同的长链结构,一个人很难具备掌控所有环节的能力和精力,要想产出遥遥领先的创新成果,必须做到对各种要素的统筹安排和对时间进度的严格把控,这对牵头学者提出了更高的管理素质要求。

管理的重要性我不再赘述了,在此想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提高对管理的认知,将管理作为解决你所有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很多成功人士都摸索出了自己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经验,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者借鉴。在此我推荐几本书,如:《领导力21条法则》 (John Maxwell)、《卓越有效管理者的实践》(Peter F Drucker)、《时间管理》(Jim Randel)、《精要主义》(Greg McKeown)、《延迟满足感:如何在等待中获得更多》( 三谷淳 )等等。 这些书会给你启发,然后你可结合你自身所处环境、自身条件、自身工作的性质,来慢慢地将自己无序的、庞杂的、无从下手的各种事物有效管理起来。总而言之,青年学者一定要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二个维度是Research(研究)

“研究”这个词很多学者曾经解释过,就是Re+search,意即:不停地搜索,有很多学者在博客中都有介绍。在此,我是想说的是如何做高水平的研究。我们应该要将精力聚焦在能够产出一些原创性成果的领域。首先,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观,要知道什么样的研究才是高水平的研究,我在前期的博客中也曾介绍过 (科学网—什么是值得敬畏的研究 - 徐志刚的博文 (sciencenet.cn))。选定了方向之后,我们就需要长时间聚焦在一个领域进行深耕。我们可以同时开展几个并行的研究,但是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仅选择一个最重要的课题进行饱和式研究,其他研究仅作为辅助研究,这样才有助于在某一个点取得突破。如果做研究像猴子掰玉米,不停地换方向,换研究对象,换实验方法,则只会空手而归。在研究过程中,灵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给自己一些放空时间,采用大块的空档时间来思考某一个问题,有时候甚至是百思不得其解,精疲力竭。但在紧张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在悠游闲适和暂时放下工作的期间,反而更容易产生灵感,其实这种灵感就是得益于前期饱和式思考。

在我晋级教授之前的五年时间里,是自己最快乐和充实的阶段,那时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论文中,阅读、公式推演、编程、讨论成了我的工作日常,每天都是高强度工作的一天,那时也是我思维最活跃的阶段。我经常是在开车的时候,或者散步的时候,或者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产生一些灵感,有了灵感后,我赶紧去找相关的文献,然后发起一些讨论。当研究方案制定之后,赶紧布置实验。等仿真结果出来之后,反复地进行讨论与迭代,最终形成较好的科研成 果。

第三个维度是Teaching(教学)

对于每一个学者而言,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高校的学者在教学方面更具有天然的优势。2014年我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学,我的外方导师 Michael Zhang教授就告诉我,他非常热衷于教学,他认为做好教学工作至少有以下三个好处:1、通过教学,我们可以将头脑中的知识进行反复地翻炒。在我们需要用这些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手到擒来。我们在做科研时,经常是将多种知识进行叠加、混合、交织、融合,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成果。 我们进行创新时,能用到的知识、经验或者印象,必然是我们曾经较为熟悉的内容,就像我们曾经阅读后放在书架上的书一样。我们必须经常地对它们进行一一扫描,并加深印象,如:了解这些书都大致放在什么地方?书的作者是谁?书里有什么内容?当我们要用的时候,就能够快速的找到这些书。当我们长期不使用某些知识的时候,它们就会处于沉睡状态,我们就很难再激发它们。只有不停地对这些知识进行翻炒,我们才能保持它们的鲜活度,将它们用到恰到好处2、通过教学能够抑制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退化。特别是基于英语的教学,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英语语感和场景应用敏感度。如果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当我们要表达一个科学事物的时候,我们能快速地找到最合适的英语表达方式。3、教学过程是一个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过程。学生们能否听懂,在很大程度上正相关于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认知高度,而且课堂上好的学生提问,往往能启发科研的灵感。除此之外,通过教学我们还可以将我们的学术观点、科研习惯、思维方式、学者风格传承给我们的学生,通过代际更新,为我们的科研社区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同时,教学还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费曼学习法“,通过向别人讲解,而透彻地理解某项知识。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教学还是高校学者的天职,教授亦即”教“(Teach)+”授“Impart),重视教学本身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第四个维度是Social Networking(社交)

对于这一点,很多学者也是极度反感的。认为科学研究是一种独狼式的行动,不需要Social,Social都是在拉扯关系、走后门、混脸熟,搞不正当的学术竞争。我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好的Social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自 己,建立更多的合作联系。同时通过Social也可以了解别人在做什么工作,让我们认清赛道。不要轻易去追逐过于拥挤的赛道通过 Social,我们还可以获得一些有用信息,了解更多的经费支持渠道,获得别人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评价,从而对其进行改进。当今社会,Social已经成为学者生工作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然,我也非常反对无效的Social。在一些学术会议上,经常遇到一些学者对报告人的研究毫无兴趣,即使是自己的报告也没有好好的去准备,只是想通过学术会议混个脸熟,希望未来得到某些支持,这种无效的社交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个维度是 Education (人才培养)

这个维度跟教学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教学,侧重于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Education 是对研究生或者高年级本科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论文发表、毕业论文的全方位指导,甚至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三观,或为其生活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引导他们通过努力而完成自己的阶段目标。让他们能在科研项目中获得能力的提升,或者获得解决某个科研难题而带来的快乐。这些都需要慢工出细活,是一种滴灌(instill)型的工作,需要从思想上、方法上、技巧上、生活上给予学生全面的指导,因为学生是我们学者和学校最重要的产出物。除此之外,我们学者还要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能够在自己的一生中让更多的年轻人受益,这是一条永无止境、止于至善的道路。一般优秀的学者在育人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方法,这是我们长期的使命。

第六个维度是Family(家庭)。

我把它放在最后,并不是说它是不重要的,相反家庭生活是我们学术大厦的基石和学者科研工作的快乐源泉。 在国外有一个谚语,就是Happy wife,happy life。意即:只有妻子快乐,生活才能幸福。想成为一个快乐的学者,不能离开幸福家庭生活的支撑。同时良好的家庭生活也是学者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学者需要经常回归家庭,为家庭做出一些贡献。让自己的配偶、子女、亲人,也能从自己的事业成就中获得一些快乐,此时学者也能从家庭生活中得到片刻的温馨,这对于研究和生活都是双向受益的。

当然,关于学者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精致。但在如何成长为一名成熟学者的这条漫长道路上,需要学者进行经常性的梳理和反思,而不是让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始终一直处于一种忙乱之中,造成严重的精神内耗。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徐志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6706-142042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2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