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gyuan 土壤形成与环境演变、土壤分类与参比

博文

土壤结持性与结持度

已有 282 次阅读 2025-9-29 08:3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美国《野外土壤描述与采样手册(第4版)》中,土壤结持性(soil consistence)指土壤表现出的黏结力(cohesion)与黏着力(adhesion)的程度及类型,和/或土壤在承受应力时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土壤结持性的野外评估包括:抗破裂性(Rupture Resistance)、破坏方式[Manner of Failure,包括脆性(brittleness)、流变性(fluidity)、涂抹性(smeariness]、黏着性(Stickiness)、可塑性(Plasticity)、坚韧性(Toughness,美国《土壤调查手册(2017)》中有,而《野外土壤描述与采样手册(第4版)》无)及抗穿透性[Penetration Resistance,包括抗穿透性等级(Class)和穿透方向(Orientation]。土壤结持性高度依赖于土壤水分状态,除非明确注明或通过测试隐含土壤水分状态等级,否则其描述缺乏实际意义。传统上,结持性用于描述野外观察到的干燥、湿润或潮湿土壤的性状。抗破裂性针对干燥土壤(中等干燥或极度干燥的水分状态)与湿润土壤(从微干到饱和的土壤湿度状态)分别设有不同的分级术语;测定胶结(cementation,《野外土壤描述与采样手册(第4版)》改称Coherence)等级时,需将样品风干后浸水至少1小时,观察其崩解情况。黏着性、可塑性和坚韧性测试均在糊泥状土壤物质上进行,其中黏着性测定应在样品黏性最强的最高含水量时进行。破坏方式测试最宜在中等湿润或更潮湿的样品上进行。抗穿透性则强烈依赖于水分状态,记录时须始终注明该条件。挖掘难度(Excavation Difficult)反映土壤结持性,也是野外土壤调查的内容。尽管文中描述了多种测试方法,但仅需采用适用部分。

 image.pngimage.png

  抗破裂性(左,据《野外土壤描述与采样手册》)与流变性测试(右,据《土壤调查手册

据美国《土壤调查手册(2017)》,土壤结持度(soil consistency)在土壤工程中用于界定拇指或指甲穿透的阻力程度(参见ASTM 2011D 2488测试标准),后被推广应用于土壤调查,并改称为"结持性(consistence"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413-1503979.html

上一篇:土体构型与土种划分
收藏 IP: 118.116.96.*|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30 0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