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s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isman

博文

西太平洋的地震活动性

已有 3787 次阅读 2011-7-14 19:1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西太平洋, 活动性

地震地热说应用:地震7

 

西太平洋的地震活动性

 

Seisman

 

西太平洋研究区包括日本、马里亚纳海沟、台湾及琉球,以及菲律宾的北部,沿太平洋西海岸展布(5°~55°N120°~151°E)。西太平洋的地震和火山分布见图1,三维立体图像见火山篇,地震资料截至2011.6.28

其中,鄂霍次克海地震地幔柱和菲律宾地震地幔柱各有分论,不在此列,中国珲春地震地幔柱只有深源地震,没有中深源地震和壳内地震活动,也不参与讨论。

由图1可见,日本地震地幔柱位于本州岛的北部,火山和7级以上壳内强震颇为丰富;马里亚纳海沟的北段和南段7级以上壳内强震较少,以火山活动和中强地震活动为主,尤其南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活跃;台湾及琉球地区两端活动较为积极,北端九州火山和7级以上壳内强震较为丰富,南端台湾北部壳内强震较为活跃,没有活火山;台湾南部至马尼拉间壳内强震和火山都较为活跃。

因此,太平洋西海岸各个地震地幔柱的活动规律差异性很大,为此调整了各地震地幔柱的起算震级和火山强度,详见各个时序图中的图例说明。

2为日本地震地幔柱的时序图,50年来大致经历了2个活跃期和1个间歇期。2个活跃期都长达20年,间歇期长达10年。第二个活跃期即将结束,然后应该进入间歇期。

3为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的时序图,是西太平洋最为活跃的一个地质体。尤其1980年代以后,深部6级、7级地震频繁活动,致使壳内强震与火山活动连绵不断。50年来大致经历了3个活跃期,现在开始的是第四个活跃期。间歇期时间很短,甚或难以区分。第四个活跃期或许还要经历较长时间,而且当前仍在增强。

4为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的时序图,50年来大致经历了3个活跃期。这里深部的地震活动显得比北马里亚纳迟缓,由于2000年代末期出现7级以上的中深源地震活动,第三个活跃期是趋于结束还是维持,目前尚难以断定。

5为台湾及琉球地震地幔柱的时序图。这里的地震和火山在1960年代和1990年代以后较为活跃,中间的1970年代和1980年代较为沉寂。1990年代至今的壳内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与深部活动比较,似乎可以达到很好的能量平衡,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活动应该不会很强烈。

6为马尼拉级地震地幔柱的时序图。50年来这里大致经历了3个活跃期和2个间歇期。活跃期的时间相对较长,间歇期较短。当前的活跃期已经接近尾声。

西太平洋的地震活动性,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如果只强调事物的共性,不注重事物的个性,我们就永远难以走出简单化的阴影。

人的感性认识是从事物的个性开始的。认识的事物多了,从事物的个性中去寻找事物的共性,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后定能获得真知。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ANSS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http://www.volcano.si.edu/网页的GVP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2011.7.14 初稿)

 

 

 

 

1  西太平洋地震和火山与地震地幔柱的关系

 

 

 

2  日本地震地幔柱地震与火山活动的时间序列

 

 

 

3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地震与火山活动的时间序列

 

 

 

4  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地震与火山活动的时间序列

 

 

 

5  台湾及琉球地震地幔柱地震与火山活动的时间序列

 

 

 

6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地震与火山活动的时间序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2558-464822.html

上一篇:全球地震地幔柱命名(修订版)
下一篇:地震地幔柱活动性研究小结
收藏 IP: 222.240.194.*| 热度|

1 曾新林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