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地热说应用:地震5
喜马拉雅的地震活动性
Seisman
喜马拉雅研究区包括缅甸和兴都库什两个地震地幔柱(17°~50°N,62°~105°E)。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和火山分布见图1,三维立体图像见图2,地震与火山活动的时间序列见图3和图4。地震资料截至2011.6.28。图3和图4的地震资料起始震级分别为4.8和5.2,壳内强震M≥7.0。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没有活火山。
两个地震地幔柱分别位于喜马拉雅山的东西两端,都是单树型构造,地震活动性图像比较单纯。由图1和图2可见,缅甸地震地幔柱主要控制东经83°以东北纬40°以南的地区。图2清晰表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位于缅甸地震地幔柱的控制区内,其下有50~84km深度层内的地震活动。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主要控制东经83°以西北纬45°以南的地区。
比较图3和图4,发现它们的地震活动性是有较大区别的。
1)缅甸地震地幔柱具有较为明显的3个活跃期和2个间歇期。3个活跃期分别为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中期、197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中期以及2000年代初期至今,2个间歇期分别为197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末期,间隔时间很短。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1960至1970年代的地震活动趋势大致与缅甸地震地幔柱同期的活动相当,但其后的地震活动则难以划分活跃期和间歇期,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1990年代中期以后则有多个7.0级以上的强震活动至今。
2)缅甸地震地幔柱壳下地震活动1960年代较为活跃,造成1970年代的壳内强震活动与火山喷发,其后则活动平平。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在0~50km、100~150km、200~250km三个深度层上分别呈现波浪式的起伏,0~50km深度层的活动明显滞后于200~250km深度层,即典型的“由下而上逐层驱动”的活动特征。1980年代以来,200~250km深度层地震活动强度随时间逐渐上升,以致1990年代末期以后强震频仍。
3)缅甸地震地幔柱的壳内强震活动呈南北跳动,8个7.0级以上强震呈“北—南—中—南—南—北—中—南”分布,是中国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的操控手。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的壳内强震活动1970年代在北纬38°以北,1990年代以后在北纬38°以南。
地震活动性的差异说明两个地震地幔柱的活动机制是不一样的。
喜马拉雅山脉被认为是全球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缅甸和兴都库两个什地震地幔柱位列其东西两端,好比两人抬着轿子,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它们的差异活动必然造成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昆仑山和天山地区复杂的构造运动,甚或影响到这里的成矿规律。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ANSS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http://www.volcano.si.edu/网页的GVP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2011.7.7 初稿)
图1 喜马拉雅地震和火山与地震地幔柱的关系
图2 喜马拉雅地区地震活动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3 缅甸地震地幔柱地震与火山活动的时间序列
图4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地震与火山活动的时间序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