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f612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ff61212

博文

愿尽你我绵薄之力,拭华夏苍生之泪

已有 3101 次阅读 2014-12-7 23:2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农民, 经济效益, 围垦区

2014123日至5日,我与课题组其他3位成员开展了关于不同围垦年限下农户经济效益情况的调研活动,研究区选在了南通市如东县四个典型围垦区,包括老北坎垦区(1951)、新北坎垦区(1974)、东凌垦区(1982)和豫东垦区(2002)。这四个垦区的围垦年限分别在60年、40年、30年与10年左右,且地理位置邻近,故选择这四个垦区作为调研活动区。

 

在此次调研活动出发前,我与其他三位同学在校内对调研目的和问卷内容进行了相关讨论与修改,主要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围垦年限对于农户农业经济收益有何影响,也就是说在不同围垦区农民的耕作方式及其收益存在何种特征及差别。调研问卷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农户家庭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农户的文化教育水平、人口情况、年龄状况、收入来源与水平等;第二部分是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调查,针对围垦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我们将问卷分成了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两大类来进行调研,主要调查农户种植全年种植的农业作物是哪些,耕地面积、播种、施肥与收入情况,水产养殖种类、面积、成本及收益情况等。

 

122日下午,我们从南京小红山客运站出发,经历了四个半小时的车程,终于达到了如东县县城所在地掘港镇。将住宿安排好后,大家在附近找了间饭馆吃了顿晚饭,讨论了下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先前往如东县国土局与相关领导进行活动接洽,由相关负责人带领我们前往垦区与当地村干部进行沟通,然后开展农户调研;最后大家又把问卷过了一遍,统一了下口径,就准备休息了。

 

123日上午,我们到达了如东县国土局。之所以要先前往国土局,主要原因是导师此前进行了交代,希望我们可以与当地国土部门打声招呼,不要不动声色行事,同时也希望可以得到国土部门的相关帮助,使得调研活动顺利开展(其实导师也希望我们能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在国土局与相关领导进行交谈后,由一位部门副主任带领我们向第一个垦区出发了。他首先带我们到达了新北坎垦区(这与我们原定的计划不同,我们本来打算第一个调研最西边的老北坎垦区),找到了当地的村干部,颐指气使的告诉我们:“农民什么都不懂,你们去调研也是白搭,给你们找了有点文化的村干部,把调研问卷填填就可以了!”无奈,只能任由领导指示,先与村干部进行了交谈,把问卷进行了填写。就这样,我们本来预计4天的行程安排就让这位领导“帮”我们缩短成了一天,总共只得到了4份“有效”问卷!

 

123日晚,大家在送走了领导后,回到宾馆展开了商议:如果就这样调研的话,还不如在南京打打电话找几个村里负责人进行电话访谈算了,何苦要亲自来跑一趟呢?我们决定第二天自己展开行动,直接去找农户,由司机师傅帮我们用当地话沟通下,然后进行问卷填写。不论结果如何,都要对农民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啊!如果就这样打道回府,岂不是就与官僚作风“同流合污”了?怀着些许气愤但又不安的心情,我们回去休息了,准备第二天重整旗鼓,从头再来!

 

124日早,经历了一天的雨雪交加后,天气变的异常寒冷,但是都挡不住大家调研的热情与信心。我们在司机师傅的带领下,一组前往老北坎垦区,一组前往新北坎垦区。我与另外一位学弟去的是新北坎垦区,先找到了一家司机大姐认识的农户,由她向农户说明了我们的来意,然后我们进行了问题提问与问卷填写。经了解,此农户家中基本不种植农作物,绝大部分农地用来搞水产养殖,养的是南美白对虾;家里的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留下父母及一个女儿在家中;家庭经济情况还不错,水产养殖收益较高,住房条件也很好。在结束了这户人家的调研后后,我们又在北面的高速路边找到了一位正在晒玉米的大姐。这位大姐气色很好、热情开朗,我觉得大姐看起来顶多有50岁吧,她说她今年有58岁了!让我不禁感叹劳动使人年轻与快乐啊!大姐热情的招呼我们进入她家中,并向我们介绍她家里的基本情况:目前家中的农业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油菜、蚕豆和西瓜,以前大面积种植棉花,后来由于棉花的种植成本高、投入人力大、收益太低就改种了现在这些作物;但家里的田地主要还是搞水产养殖,面积有十多亩,由于她今年学习了养殖的技术、选用了改良的虾苗,水产养殖的收益较好。交谈中她还提到了家里的拆迁情况,她的房子有450多平方米,政府只给补贴28万元,加上其它地上设施的拆迁费和相应补贴,总共也只有61万。显然对于她来说这个数字太少了,但是又能怎么办呢?农民只有听天由命、听政府管制的份,哪有抗衡和说话的权利呢?我没有发表太多看法,只是在心里默默的感叹中国式管理的强制性与敷衍性。在对她表达了感谢后,我们上午的调研结束,两路人马在老北坎垦区汇合。

 

中午,我们小组成员交流了调研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认为:这种一对一的农户调研是非常必要且值得继续开展的!虽然农户调研的数据与村干部填写的数据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在交流过程中农民对于农业发展的真实想法却是与村干部这样泛泛之谈而无法获取到的!我们小组成员均是生长在城市里的小孩,从来没有真切的下到农村去,与农民这样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了解我们国家最广大质朴的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与想法。这次的调研活动也让我们感触良多:农民确实是最为脆弱且无力的群体,虽然国家在多种层面上颁布了相关法规与政策来保障农民的权益,但是谁又能真正做到倾听农民的心声呢?领导干部一级级向上敷衍,村民们只有演戏配合的份,这样的领导视察又能获得怎样的效果呢?我们也深知这是中国式行政管理的特点,但是何时才能有所改观呢?我们不得而知,但仍抱有希望。

 

124日下午,我们又继续在相应垦区内进行了一对一的农户调研,由于这个时间段农民在家的不多,而且在垦区内基本都开展水产养殖,鲜有农户再进行农业种植活动了,所以我们在寻找了几户典型农家后,就结束了今天的调研任务。

 

125日上午,我们决定不再对垦区进行农户调研,收拾行李打道回宁。虽然调研的样本数量不是很多,但是从调研的内容来看,不同垦区的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状况相当,主要结论有:1、围垦年限越长,农业种植活动越多,作物种类越复杂;围垦时限越短,水产养殖活动越发达;2、围垦年限长的地区,农户耕地面积少或基本无耕地,收益较低;围垦年限短的地区,农户耕地多但基本发展水产养殖业,收益较高。这些只是我对此次调研的初步结论,进一步细化的内容还需要等数据处理后得知。

 

此次调研活动对于我及其他小组成员来说,是一次难得且宝贵的人生经历,我们既感到了与政府交流拿捏的复杂性,同时也体会了与农民沟通交谈的单纯性,两种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机器运转的真实情况,也让我们增加了日后与不同人等交流的把握程度。最后,借我回复学弟微信的一句话,来结束这次调研感想:愿尽你我绵薄之力,拭华夏苍生之泪。与大家共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6724-849221.html


下一篇:工商银行如意积存或保证金险被骗,特发此博文,望大家切勿受骗
收藏 IP: 114.212.121.*| 热度|

1 余国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