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899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8999

博文

恩师孔繁瑶

已有 4583 次阅读 2018-8-26 23:42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恩师孔繁瑶

 

timg.jpg

先生去世之后,一直想写点怀念的东西,但提笔起来又放下,反复多次,并不是理不出思绪,只是觉得如何写才能表达出对先生的感谢和纪念。先生去世即将2周年,最近这几天脑子里总是萦绕着这个念头:一定要写篇文章纪念下先生,把自己对先生的印象和先生对我的关怀、指导写出来,我能够在科研这条路上坚持下来,一直走到现在,得益于先生当初的鼓励、教诲和帮助。

最初知道孔繁瑶教授的名字,还是在读大学时,那个时候专业书籍有限,购买力也很一般,就是读教材,学的《家畜寄生虫学》课本是孔先生主编的,而且是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1980年代中国高校中教授可是凤毛麟角,印象中我在读的南京农业大学仅仅10多个教授,北京农大有近30个教授。

及至后来对先生了解多了,更使我对他敬仰。先生北大读书时就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文理兼修,成绩很好。由于读书时听北大农学院教授熊大仕先生的报告而对兽医产生兴趣,转而攻读兽医学。在圆线虫分类方面的卓越成就被美国学者李奇顿·费尔誉为圆线虫分类的四大权威学者之一。一次,全美寄生虫学家年会会场上挂着世界各地著名学者照片,参会的孔先生的两位在美留学的学生,看到后很激动,拍照发回国内。1980年在美国访学时结识默沙东的坎贝尔,坎贝尔发明杀线虫药物伊维菌素,是一个药物学家,而由于先生对线虫分类方面的杰出成就在默沙东时对坎贝尔分析伊维菌素对线虫杀灭效果有着较大的帮助。从而结下几十年的友谊。2015年坎贝尔获得诺贝尔奖,获奖时做报告的PPT还发给孔繁瑶先生。正是由于80年代先生对伊维菌素大力推荐,这个药物上市不久我国就开始引入使用,为控制我国家畜寄生虫病提供了很大帮助。

当年,北京农业大学与东京农业大学有个学生交流活动,第一批暑期交流学生,学校请先生去讲礼仪之道。说明先生不仅仅自然科学研究做的好,在文学和儒学方面也有很好的修养,但先生幽默,说由于是孔家后人,学校邀请他给学生讲孔孟之道。实际上不止体现在这一件事上,先生曾讲过著名遗传学家吴仲贤先生感觉中国没有明代诗选,就自己编了一部,首先送孔先生一本。应该说孔先生在诗词方面的修养是得到吴仲贤先生的承认的。吴先生是遗传学大家,但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很高,曾出版过英文小说。

而报考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最初的起因则是学习孔先生主编的教材。大学毕业后工作两年,由于在肉联厂上班,从事卫生检验,天天与寄生虫打交道,查囊虫、旋毛虫,也翻阅中文期刊,偶尔给狗看看病,做点临床,遇到的还是寄生虫较多。立志考研。当初在校时考过一次,报的专业是兽医药理学,这次考研觉得一定要读寄生虫学,首选要读北京农业大学孔繁瑶教授,那个时候还是有些抱负,读国内最好的农业大学,读名气最大的寄生虫学专业,力争在首都北京读书。但当时信息实在闭塞,自己也是比较宅的一个人,了解信息非常有限。后来尝试着给先生写封信,讲崇敬先生,想报考他的硕士研究生,等了很久没看到回信。后来看招生简章,先生当年不招硕士研究生(似乎是当时学校规定,招博士研究生就不能招硕士,这是后来入学时知道的)。印象中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后收到孔先生的回信,满满两页,讲他去美国参加实验动物学的国际会议,回来后忙着整理会议资料和向农业部汇报等耽误给我回信以及他当年不招硕士研究生。那个时候给学生回信一般都是简单几句话,有的甚至不回信,而先生给我回信还要解释他回信晚的原因,使我非常感动。

入学后,先生给我们硕士研究生上《寄生虫学》课程,一年时间,包括实验课。刚开始是4个学生,两个师兄加上我们这一级两个,中间一段时间是2个学生。每次上课先生准点上课,先生在黑板上书写、画图,中英文混排,讲的认真,写的仔细,画的准确。讲到一些难点,或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说明问题的,也就是今后课题的方向,则讲的仔细,启发性地讲解。这些讲课内容现在还记忆犹新。如讲到绦虫和吸虫的表膜,虫体完全靠膜的吸收、转运获得营养物质,因为虫体自己没有具备消化功能的器官,今后研究虫体表膜是非常好的一个课题,也是难题。讲到蜜蜂的寄生虫-微孢子虫,微孢子虫感染是通过极丝,弹簧样的极丝在孢子进入体内后弹出扎入细胞,将感染性的原生质注入而感染。讲到球虫时,谈到球虫卵囊排出体外后几乎全可孢子化,说明是受精卵,那么在体内虫体大小配子是如何准确识别彼此而受精呢?应该是受体识别,糖受体识别,等等这些启发性的教学让学生思考,虽然当初做的课题受条件所限较为浅显,但这些问题一直在脑海中旋转,时不时会出来思考下。2016-10-05 233631.jpg

1991年读硕士二年级时,跟着先生去西北农学院开会,是农业部教育司召开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会议,先生作为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硕士方案制定的负责人,会议要求应该有个秘书参会,当时正好课程结束,进入实验阶段,时间比较自由,先生让我陪同参会,做记录。会议中把计算机课程列入此次制定的培养方案是一个新举措,因当时在农业院校计算机远不普及,其用途还未显现出来,而先生当时远见卓识将这门课程列入培养方案中。此次会议先生带我参会,实际上就是给一个学习机会,这样一个会,大家云集,承办单位也重视,而我一个没见过世面的研二学生,记录也做不好,当时对培养方案还没概念,只是跟着上届师兄选课,会后有个纪要,先生交代我该如何写,写出来后该交给哪位领导。当时记得写了半页方格纸的内容。当然参加此次会议对我来说意义很大,至今自己作为学科带头人,作为教育部本科教指委和全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指委体会到培养方案的重要性,方案设计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

2016-10-05 234752(1).jpg刚刚毕业那几年,到北京时常看望先生,总要问问科研做的怎样,生活困难不,应该脱产好好学习英语。但我学英语的确抓的不紧,地方院校工作之后,各类条件差不说,刚开始的创收、教学和科研三大任务就压的喘不过气,疲于应付。及至后来伴随着年龄增长,每次见到先生,总要嘱咐要锻炼身体,应该怎样防病。2016年4、5月份看望先生,还和我谈半个多小时,觉得先生眼不花、耳不聋,真是修来之福。先生对学科前沿、世界格局均有独特见解,感觉对自己是一个冲击和激励。2016年8月份先生突然昏迷,据殷先生讲,早上起来还想中餐吃点肉,殷先生和保姆一起去超市,回来后就发现先生昏迷了。在昏迷一个多月后终于未再醒来。

而2016年9月份是先生创立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先生当之无愧被授予为分会作出突出贡献的“终身成就奖”。现在兽医学界的专家们谈起兽医寄生虫学科的国家基金的网评结果,总说评的结果最好,大家心很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科的团结和和谐,这与孔先生老一辈专家建立起来的学科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

先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兽医界,先生曾担任两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他的提案曾经被评为全国政协的优秀提案。他当年开政协会提出的全国各级兽医站现状是:线断、网破、鱼散,这是全国基层兽医站的真实写照,自建国后建立起来的全国各级兽医站体系,在1990年代基本是这个样子,直至现在也没恢复起来。在作为国务院兽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时,力主将兽医学科分散的二级学科整合为三个二级学科,从而使兽医学科二级博士点数量大为增加,为地方院校发展学位点创造出极好的机会。

先生离开我们两年了,在暑期的末尾时间,我坐下来写点纪念先生的文字,了却我纪念先生的一个心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6044-1131282.html

上一篇:奥巴马发个医改论文,你高兴个啥?
收藏 IP: 219.150.144.*| 热度|

3 王安良 崔宗杰 张红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