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定百合是云南和四川等地一种百合品种,抗性很强。

嘉兰是一种切花,像火焰花。

一段话总结:该研究公布了泸定百合(Lilium sargentiae,35.66 Gb) 和嘉兰(Gloriosa superba,5.09 Gb) 的参考基因组,揭示泸定百合巨大基因组由近期长末端重复反转录转座子(LTR-RTs)扩张塑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百合栽培品种起源多样且独立,泸定百合基因组中参与蔗糖和淀粉代谢的基因家族显著扩张,XTH22、SOC1 和 AP1/FUL-like 基因的关键同源物调控百合鳞茎发育、芽生长转换及花芽生长转换,嘉兰中鉴定出秋水仙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而泸定百合中缺失,为百合目进化研究及育种提供基础1

一、基因组组装与特征
物种 | 基因组大小 | 组装指标(contig/scaffold N50) | 注释基因数量 | 重复序列占比 |
---|
泸定百合(Lilium sargentiae) | 35.66 Gb | 0.93 Mb / 2.85 Gb | 47,139 个 | 38.77 Gb(LTR-RTs 占 47.4%) |
嘉兰(Gloriosa superba) | 5.09 Gb | 0.48 Mb / 0.56 Gb | 54,617 个 | 4.45 Gb(LTR-RTs 占 57.9%) |
二、进化分析
全基因组复制(WGD):
基因组扩张机制:
系统发育与栽培品种起源:
三、关键性状的分子机制
鳞茎与根茎发育:
泸定百合中蔗糖合酶(SUS1/4)、淀粉合成酶(SS2) 等基因家族通过串联重复显著扩张,参与鳞茎中碳水化合物存储910。
XTH 基因(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 / 水解酶)在鳞茎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沉默该基因会降低鳞茎诱导率,过表达则促进鳞茎形成11。
嘉兰根茎中GsuSUT2(蔗糖转运蛋白)和 GsuGBSS1(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 特异性高表达,调控蔗糖运输和淀粉合成14。
生长转换调控:
秋水仙素生物合成:
四、研究意义
提供了百合目首个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揭示了巨大基因组的进化机制。
解析了百合鳞茎发育、生长转换及嘉兰秋水仙素合成的分子基础,为百合育种(如缩短育种周期、改良观赏性状)提供靶点。
明确了栽培百合的杂交起源,为种质资源利用提供指导17。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亮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593-149217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