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读书笔记

已有 6274 次阅读 2014-12-10 20:40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信息革命, 软利器

《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读书笔记

By YU HY

作者简介

保罗莱文森,美国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社会批评家、音乐人,在科幻文艺和媒介理论两方面卓尔不凡,在音乐上小有成就。

媒介理论著作9部:《思想无羁》、《软利器》、《数字麦克卢汉》、《真实空间》、《手机》、《来文森精选》、《学习赛博空间》、《捍卫第一修正案》、《新新媒介》。

文艺成就:他创作了科幻作品20余部,其中长篇5部(《丝绸密码》、《松鼠炸弹》、《记忆的丧失》、《出入银河系》、《拯救柏拉图》)

出版音乐专辑:双重押韵

理论贡献: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补救性媒介”理论。软技术决定论。知识进化的三阶段论:生成批评传播。技术发展的三阶段:玩具镜子艺术。当代媒介的“三分说”: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后麦克卢汉主义”

一.绪论

媒介演化的一般原理:作者主张媒介决定论,但是是软决定论。媒介使事件可能发生——事件的形态和影响是信息技术以外的其他因素形成的结构。

二.第一种数字媒介:字母表与一神教的兴起

字母表和一神教,称拼音文字为“第一种数字媒介”;论述拼音文字与象形文字的区别,及其与一神教兴起的“决定”关系。宗教的统治者将文字作为一种便于自己统治的工具,知识垄断——洗脑。“读书识字能力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知识垄断。”

三.印刷媒介催生近代社会

古登堡革命,认为机器印刷是近代社会“助产士”,突出“中国的发明对近代欧洲的贡献”。与中国印刷术相比,印刷机的西方人就没有会意文字的障碍。

印刷机产生的原理:榨酒机的原理可以用于排字。他们把葡萄榨汁机和中国印刷机结合起来,发明了印刷大众媒体的印刷机。

1、人们开始自己阅读《圣经》,不再是教会理解,教会的权威被分裂。

“信息仿佛是强酸,是溶解剂,基督教父、君主,任何其他核心权威的栋梁都难以招架。”

教会的教育之外产生了世俗的教育。

2、点燃发现时代的火星印刷机。

3、作为知识引擎的印刷术。一方面,它将伽利略和其他天文学家的观察报先传递给其他科学家,使他们可以检测、批评和验证;另一方面,它又把其他科学家验证的消息传达给日益壮大的,靠明达的舆论形成的大众。

四.可疑的信使

两个重点:一是电报问世遭遇到的怀疑;二是简要评论媒介批评小史,挞伐“对媒介的不公批评”,为全书的媒介乐观主义定调。

电报令人惬意的即时性,同时又是令人不安的源头,电报补救印刷品的迟滞。

新的补救性媒介必然产生它自己的噪声。作者观点:噪声对媒介的扭曲一般不会超过媒介送给世界的实用价值和净收入。

五.电话:吵闹的玩具

社会为目的A而发明一台机器或者一个程序,但其用途却成了B。这就是无所不在的无意之为的结果。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他想发明助听器意在将言语转化为电信号,使之成为可是可读的电报,却在1876年完成了电话专利。以利沙格雷一心要发明电话,可惜他申请专利比贝尔晚了几个小时,不幸成为了历史的注脚无可奈何,只能让电话公司说,电话如铃声一样清脆,而不是在他格雷的荫蔽下运行。一年以后,爱迪生歪打正着发明了留声机,而且已如上述,他起初的意图是发明一种电话录音机。有趣的是,贝尔一家三代都对记录说话感兴趣;祖父是讲演家,谙熟言语生理;父亲试图发明一种普适的拼音字母表,让字母模仿生活的嘴型;贝尔本人及兄弟及其兄弟梅尔维尔贝尔从小就想要创造“说话的机器”,其零件里面已经有机械的舌头、喉头和声带。然而,无意为之的结果:爱迪生意料之外发明留声机,并且误断其初期对世界的影响;贝尔迷恋音乐,试图录制音乐,却发明了电话。

六.电灯光:书籍的佳友

呼应麦克卢汉“电光是纯粹的信息”的论述,肯定它是“延伸白昼的媒介”。此外,这一章的第三节“文本的电子解放”又对20世纪的媒介史做了简要的小结,为电脑的文字处理做了铺垫。电灯——延伸白昼的媒介,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七.大众收听的媒介

1.“线性媒介”的终结,典型的一对多模式的大众媒介的勃兴;

2.对广播审查制度的批评;

3.介绍广播四巨头丘吉尔、罗斯福、希特勒与斯大林的共性与风格差异。

线性的终结:一对一变一对多,单一变多元;引用丘吉尔与罗斯福、希特勒与斯大林等的例子,他们利用广播的特点,与另一种重要媒介相比,广播不用出门收听的家里的活动;和电话不一样,广播是叙事的,陌生人编的故事,无论广播节目是新闻、娱乐或者政治讲演。于是,人们就被洗脑了。

八.媒介的适者生存:适应人类生境的广播、电影与电视

重点与亮点:1.引入媒介共生关系小生境的概念。2.以电话、电影、广播为例说明媒介“意料之外”的后果。3.解释广播为何没有被电视取代,因为广播有一个特殊功能,能满足人“偷听”、边听边看、同时完成多重任务的需要。

1898年,法国魔术师乔治.梅里埃用新发明的摄影机在巴黎歌剧院广场拍摄行人和车马时,胶片突然卡住了。他修好机器,继续拍摄。当然,街景已经变了,映入眼帘的是一连串维多利亚盛期、新潮艺术的行人。他回家充好胶片放映时,摄影机卡壳重启的地方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男人变女人,儿童变大人,最奇怪的是,过路的马车变成!卡壳的镜头使梅里埃发现了剪辑的原理。《月球旅行》

媒介演化的趋势是继续不断地复制人类传播的自然模式,继续跨愉快时空的演化。这就是我所谓的“人性化趋势”理论。想到这一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广播的存活、无声片的消亡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如果媒介演化是完成更多的功能,那些更贴近这些模式的媒介就能更有力地抗击新媒介的竞争,就更能存活。我们不妨说,广播这样的媒介获得了一种人类生态位。我们还可以称之为媒介生态位,这就是与人类协调的生境,媒介要进入这样的生境才能生存。

九.补救性媒介:以录像机和窗户为例

以录像和窗户为例,专讲莱文森的主要理论之一,痛快淋漓。

电视节目的即时性,录像机作为其不就措施。

计算机之前的媒介演化:窗户的补救性媒介

为了回应外部世界的艰险问题,我们的祖先设计出一种保护自己的技术。墙壁守护我们的先人,抗御恶劣的自然条件,尽职尽责。虽然如此,墙壁又将他们隔绝起来,使他们看不见外界美丽的、涵养人的、不侵害人的力量。墙壁挡住了嚎叫的飓风和冻人的冷雨,同时却把阳光、月光和新鲜空气隔绝在外了。

十.文字处理与写作高手

十一.在线作者:出版人和书店

计算机革命的一首赞歌。

十二.超文本与作者/读者的角色互换

超文本的无限潜力,又将作者和读者角色的模糊与融合,同时赋予作者和读者超常的魔力:“这一切使作者的创作能力和文本渗透能力如虎添翼。由于数字精灵赋予他魔力,从他敲击键盘那一刻起,他就骑上了飞毯,转瞬之间就将文本送达读者的眼帘······超文本赋予读者强大的力量。到某个时候,超文本获得的授权可能比作者想要的还要多,他读得多,参与更极。”

“互联网整体上就像自然界本身,这是没有明显作者的一本书……我们对在线的数字世界非常了解。我们目睹了其兴起过程,所以我们把握说,互联网没有作者。”

十三.开放的网络及其敌人

互联网的信息革命及网管、美国政府的《传播风化法》、保护儿童的童锁芯片和其他法律问题。

十四.20世纪的屏幕

几个重点:1.电脑屏幕与此前的一切屏幕包括电视屏幕和电影屏幕的本质区别;2.电脑屏幕的图标和图像等辅助操作手段;3.互联网革命使无穷的信息为我所用,只需动动指尖,世界招之即来。

十五.纸张的未来

作者满怀信心地宣告,纸张将要永存。仅引两段予以说明:“即使纸张是明日黄花,我们借它展望未来,它也像苍天一样,是无边无际的后视镜。我们还要在这面无边无际的后视镜之下生活很长的时间;”毫无疑问,书籍仍将继续生存下去,使书籍成为书籍、使报纸成为报纸的文本仍将继续生存下去,文本将在数字环境、在线环境中生存,而且在许多方面还将生活的更好。

十六.电子水印:数字时代知识产权的高身段亮相

讲知识财产、知识产权、专利,主张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引他两句话,幽他一默:“信息也许想要自由,但信息的创造者仍然需要吃饭”;“信息可能想要自由,但信息不会长在树上。信息是由人创造的,创造者必须因自己的创造而得到报偿。”

十七.真实生活里的人工智能

从实用转向伦理,研究人工智能和机人的伦理标准,几个重点:1.在阿西莫的四条“金科玉律”基础上加上他自己补充的第五条定律。2.从对机器人怪物的憎恶到对机器人的关怀。3.探讨时间旅行、回到过去的“爷爷”柏缪。4.不排除自主人工智能的可能性5.在哥白尼革命、达尔文革命、弗洛伊德革命之外加上阿西莫夫革命,构成媒介演化史上的“四元组合”。最后断言:也许阿西莫夫革命将证明,“我们的智能并非那么独一无二”。

十八.你触摸不到塞博客空间里的东西

讲“信息革命的极限”,人的成就总有终极的局限,亮点1.“几乎可以肯定,总有一些人生需求是信息技术无法满足的”;2.“电脑没有脑”3.互联网不能运输物质,只能传输信息;4.媒介是软刀刃,人是刀柄,媒介对物质世界进行加工:“我们使用的信息技术的软刀刃最好是与血肉之躯的刀柄连接在一起,与可以接触到的实物活动联系在一起。首先,我们人类发明和应用的这些软利器的最锋利的刃口就是在这些物质活动中兴起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5920-850029.html

上一篇:《世界是开放的》阅读交流(五)
下一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收藏 IP: 182.242.114.*| 热度|

1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