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syxc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ysyxcs 书中漫游

博文

我校在学术期刊PNAS发表研究成果

已有 4662 次阅读 2013-10-9 09:3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3年10月7日,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简记为PNAS)网络版(Early Edition)发表了王孝理、郑晓廷、Jingmai O'Connor、Corwin Sullivan、Pablo Tubaro合作研究成果“热河鸟奇特双尾羽与早期鸟类尾羽演化的复杂性”(Unique caudal plumage of Jeholornis and complex tail evolution in early birds)。

   热河鸟是周忠和、张福成2002年在《Nature》首次报道的一种发现于辽宁朝阳并且具有很长尾骨骼的原始食种子的鸟类。在已发现的鸟类中,其原始性仅次于始祖鸟,但它的尾椎的数量甚至比始祖鸟还多,是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一种重要过渡类型,对研究早期鸟类飞行和鸟类羽毛的早期演化过程十分关键。

   该研究基于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山东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收藏的多件热河鸟的化石标本,研究者们对热河鸟的尾羽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首次发现它具有奇特的双尾羽构造:前端发育5-6根类似于现代鸟类的扇状尾羽,而其尾端保留11-13根十分类似于一些带羽毛恐龙(如尾羽龙、小盗龙)的较为细长的叶片状的尾羽。这一十分奇特的“双尾羽”特征,此前尚未发现于其他任何鸟类或带羽毛的恐龙中,表面上与一些性双型的现代雄性鸟类很相像。

该研究认为,前端的尾羽相对较粗,结合紧密,可能主要是帮助鸟类的身体保持流线型,减少飞行的阻力;而后端的尾羽比较细弱、分散,呈叶片状,很可能主要具有装饰性功能和性的选择。研究表明,早期鸟类尾羽的演化不是过去认为的从叶片状向扇状尾羽的简单转变。扇状尾羽的出现显然在鸟类尾椎数量减少并形成尾综骨之前已经开始出现。依据空气动力学的功能研究结果,他们还推测,特征总体比较进步的热河鸟依然具有比始祖鸟数量更多的尾椎(相对较长的尾巴),或许与其独特的“双尾羽”构造有关。

PNAS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为美国科学院的院刊,亦是公认的世界四大名刊之一。自1914年创刊至今,该刊物提供了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在SCI综合科学类排名第三位,因而已成为全球科研人员不可缺少的科研资料。2011年影响因子为9.681。在SCIE所有期刊中,特征因子位列世界第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2302-731300.html

上一篇:也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下一篇:古有关公刮骨疗毒,今有硬汉独自锯腿
收藏 IP: 112.234.123.*| 热度|

3 李汝资 朱晓刚 LongLee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