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庆
(又一个探讨性题目)科研人员到底谁该忙于事务?
2008-6-4 16:18
阅读:3753
 
在现行的科研体制下,忙于事务不仅是年轻科研人员,也是高层次科研人员(例如院士)抱怨的一件大事。这些事务通常包括:项目申请与答辩,项目考核与结题验收,社会公关与应酬,评定评审别人的项目。
有人戏称:科研人员最多只有50%的工作时间和50%的项目经费用在了科研上。
按照科技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是,科技人员最具创造力的年龄大致在28-45岁之间。青年科技人员是创新的主体,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科研活动本身。中老年科技人员已经走过了创造力的最高峰,但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经验和社会资本已经成长起来,忙于与科研有关的事务和进行学术传承似乎是一种必然。
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在许多科研机构里,不分老中青,科研人员个个都在既忙于事务也忙于科研,两头都不会忙好。
事务总得有人做。如果无力改变大的科研环境,一个小的科研机构能否先行动起来,让中老年科技人员安心地去忙于事务,让青年科技人员安心地去忙于科研?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九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2-2782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