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公约:21世纪学术交流的愿景
作者/奥地利开放获取网络组织,译者/魏晋,校者/恭俭
一、说明
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OANA工作组成员“开放获取与学术交流”在维也纳集会讨论学术交流系统的根本性改革。
我们所谓的学术交流是指学术知识的形成、评估、组织、传播以及保留(基于维基百科的定义http://en.wikipedia.org/wiki/Scholarly_communication(2016年6月5日)。学术交流不单单限于科研者,更应多地考虑到整个社会人士,尤其是诸如学生、教师、政策制定者、公共管理者、基金资助者、图书管理者、记者、从业者、出版商、公共以及私人组织、和对此感兴趣的广大群众.
和多数同行一样,我们一直认为在学术知识的产生和传播的问题上,存在着大量的不足。
作为科研者,我们认为解决这些缺陷的时机到了。在组内,我们对这一问题采取审慎的立场,主要针对开放科学(包括开放获取的基本要素)的问题进行讨论。我们相信开放科学有潜能将学术交流系统的机制改变的更好——当然,我们最终只是把开放作为一种手段。当我们要求学术交流开放时,我们通常需要遵循一种潜在的原则,比如:可访问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但是,在开放科学社区内,尚没有共同认可的原则用以描述我们形成的学术交流系统。对此已经有了一些讨论,比如什么构成了开放性,如何达到开放性,以及下一步该做什么。在这些讨论中,多数一致的意见对未来学术交流系统的结构带有隐含的假设。我们认为,如果能做出非常明确的假设来引领讨论,对于开放科学而言最好不过了。我们还认为,回答“这是为了什么”这类问题可以很好地传递出对学者和社会开放学术交流的必要性。当然,开放科学对于许多人而言是一个不清楚的概念,但把它和开放共享原则一对比,就容易理解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起草一个协调一致的学术交流愿景,用以引导全面的讨论过程,过去一年时间内20多个来自不同机构和学科的人参与其中。这一篇文献是我们得出的主要结果:首先,我们描述了学术交流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现阶段所处的时代,然后我们提出12项原则以期达到我们的目的。
我们撰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激起广泛的讨论以期达成学术交流的共同愿景。我们期待反馈、批评并提示遗漏之处。我们不希望这篇文章是问题的结束,这第一版期待我们进行更多修改,以便共同打造未来的学术交流体系。
二、目前学术交流的不足
限制访问和合作
* 即使科研基金来自公共财政,研究结果往往不能公开获取
* 在公共财政资助的档案馆、博物馆和图书馆里的、与研究高度相关的材料,要么没有电子版,要么无法公开获取。
* 限制获取和延迟发表导致知识不能及时的传递给科研人员和社会相关人员
* 学术知识产生之后通常都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传播,社会上其他有经验的学者不能看到,这一点是不利于科学研究和创新的
* 由于封闭的交流模式,导致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机会不能得到利用
* 研究结果通常采用抽象的专业领域的语言进行交流,阻碍了该结果向其他研究领域和社会其他人员的传播。
低效的流程
* 虽然电子出版可以减少印刷和邮递费用,但是学术交流系统仍非常低效、费用昂贵
* 数字技术目前还没有在学术交流上全面应用,尽管有一些基础工具和设施,但是传统的学术交流方法依然在许多学科中流行。
* 过去几个世纪科研成果呈现指数上涨,导致知识过多,科研人员将很多时间浪费在了相同的工作上。
* 同行评审负担过重,许多科研结果由于高的拒绝率,导致要被重复审查很多次。
缺乏再现性和透明度
* 许多科研结果不能重现,由于缺乏必要数据、过程说明和上下文信息
* 充足的背景信息通常没有提供,使我们很难判定哪些结果是可以值得相信和推断的
* 同行评审制度有很强的过滤性,但通常不透明且包含潜在的偏见
* 本身科研实验的缺陷和有意或无意的错误行为导致撤稿攀升
技术和法律障碍
* 由于技术和法律限制(版权),研究结果(数据、材料、资源代码等)通常不能被重复使用
* 过于严格的版权制度阻碍了知识的循环使用,这是由于出版商和信息服务机构的垄断导致的。
需要改善的诱导因素
* 科研结果数量往往被认为比科研质量更重要,因此科研者将一个科研结果分成好几个小部分发表,促使科研发表经费的攀升,也妨碍了新的、原创科研
* 学术交流受制于目前的奖励机制,这个机制很大程度服务于著名的出版机构
* 虽然同行评审制度可以促进和确保科研结果的质量,但是不能全部反应科研活动的情况
三、维也纳公约——学术交流的愿景
1、可获取 5、透明性 9、评估机制
2、可发现 6、可理解 10、证实的进步
3、可重用 7、合作 11、创新
4、可再现 8、质量保证 12、公益事业
学术交流的12条原则,学术交流应该做到:
1、可获取:可以被任何人公开获取和立即获得。
知识是用来服务于人类和创造财富的。科研社区内外的免费和公开的知识传播,有利于科研结果的交换、合作和应用。不应该存在技术上、经济上或法律上的障碍来延迟和阻止科研结果的可获取性。所有科研结果应该被各种不同的人(不受身体的、经济的和其他条件限制)获取,并且这个获取权长期有效。
2、可发现:促进研究、探索以及发现。
如今的科研者众多,如今新的交流模式使得科技降低成本,并且广泛地被使用。科研者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自己个人的项目进行交流,同时与其同时保持信息更新。所以学术交流系统应该组织起这些学科知识,可以使科研者以及利益者保持对科研进展的高效联系。此外,科研者可以很容易地将科研活动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联系起来,并且得到他们工作的反馈。
3、可重用:可以有效地使每个人在彼此工作成果基础上发展。
引用牛顿的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现代学术关系应该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想法不是凭空出现的。重复使用科研流程、方法和结果以及抽象和延伸都应该体现出学术交流的基本价值属性。重复使用数据、材料和结果可以帮助科研者相互学习,促使新知识的产生。当然,应该给予参考文献作者予以肯定,最大程度的重复使用是应该被允许的。
4、可再现:提供可重现的研究结果。
可重现性是科研的一个特点,并且是许多学科的黄金标准。作为最低要求,科研过程应该可追溯,即提供数据和记录以及科研过程中段的结果(讨论、研究日志、初稿等等)。这样可以促使评审对我们科研方法的理解,并且简化评审过程。开放的方法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无意识错误和弄虚作假的情况。通过重现性可以辨别研究过程不同阶段以及理解演化过程。
5、透明性:为科研结果可行度评价提供开放和透明的机制。
实际上所有新的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的发现上,但我们不能为了验证每个结果的正确性就把所有的实验重复做一遍。学术交流系统应该做到基于背景信息来判断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这些信息可以来自于作者本身,也可以来自于同行评审以及其他形式的反馈。背景信息应该回答五个经典W: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为什么做,以及谁资助的以及如何得到资助的。基金的详细目录以及参研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都反映出潜在的利益冲突和如何解决伦理问题。一旦一部分研究结果被纠正或者发表后撤回,这些信息都应该立即反馈。
6、可理解:为适应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清晰、简洁、易理解的方式。
研究者之间以及研究者与利益者之间富有成果的对话对于科研和社会都有好处。因此保持知识的清晰和简洁以使知识可促使在科研内外的转移和交换。什么样的语句才是清晰简洁的,要视接收者和不同情况而定。对于科研者而言,交流需要特定的语言和高度的抽象,然而对于感兴趣的公众来说,更多需要的是广泛易懂的表示方式。学术交流应该为学术圈内外的不同利益者而采取不同的适应模式,应该把具体的需求考虑进来,以使学术交流更具意义,吸纳更广泛的参与。
7、合作:促进科研者与利益者之间的参与和合作。
科研往往由大量相关利益者组成,比如病人和医生,学生和老师。科研者和利益者可以通过公众科研项目之间真正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达到互利。合作可以让利益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科研项目,并且提出科研项目中重要的一些问题所在。同样,科研者从中得到反馈,甚至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帮助。因此,学术交流应该帮助和促进这样的合作形式。
8、质量保证:提供透明和令人满意的评审。
评审制度确保研究结果,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学术交流系统应该对评审给予与做科研同等的激励、回报和认可,以确保在生产知识和保证知识可靠性之间保持平衡。评审制度主要功能是确保科研的技术合理性以及结果的可重现性(或者说科研过程可追溯)。透明的交流渠道、开放的同行评审可以帮助提高评审的质量,避免偏见和草率的判断。
9、评估机制:支持公平评估。
评估机制影响科研结果、科研者、期刊以及相关机构,进而影响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因此,评估过程应该公平和充分。评估应该全面,多方位分析,尤其是在交叉学科的内容上。科研者有机会对评估结果进行评论以及他们能够修正采集的数据和分析过程。为了将未来的科研落到实处,应该建立奖励机制,科研质量要先于数量。适当的激励机制必须基于更好的而不是更多的论文,来奖励辛劳的科研者。
10、证实的进步:促进产生新的知识以及保证已有知识的验证。
为了促使学术进步,我们需要原创的研究,将新结果贡献给知识体系。学术交流系统应该辨识科研的鸿沟,强调领域之间的合作和帮助。为了促使对不寻常的方法和理论的实践,应该接受其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了让之后的研究落到实处,应该对已有结果进行验证。因此,学术交流系统应该确保后续对已有结果的重现和验证。这两个功能应该适度平衡以取得可证实的进步。
11、创新:接受新技术的可能性。
过去400年,学术交流不断演变。这一演变打开了科研工作与合作的新机遇。因此,学术交流应该接受新技术的可能性。互联网改变了我们创新、传播、探索以及消费信息的方式,但是它的潜能并没有被学术交流完全开发。这些潜能包括:实时交互、资源实时共享、零边际成本、新数据流和重现性、大容量数据加工能力、数据呈现和可视化的新形式等等。
12、公益事业:扩大知识共享。
科研知识对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科学知识具有无形的特征,一个人使用不排除别的人使用。恰恰相仿,知识将在分享中得到增长。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科研结果的使用和重复使用。学术交流应该是公众的,大众共享,确保每一个公众都能从知识中获利。
四、关于本文的基本情况
工作组:奥地利开放获取网络组织(Open Access Network Austria, OANA)——开放获取与学术交流
核心作者:Peter Kraker(知识中心,工作组组长),Daniel Dörler(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维也纳),Andreas Ferus(维也纳美术学院),Robert Gutounig(奥地利约阿内应用科学大学),Florian Heigl(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维也纳)Christian Kaier(格拉茨大学),Katharina Rieck(奥地利科学基金组织),Elena Šimukovič, Michela Vignoli(奥地利工学院)
参与者:Edeltraud Aspöck(奥地利科学院),Sebastian Dennerlein(格拉茨工业大学),Asura Enkhbayar(知识中心),Gerda McNeill(维也纳大学),Nora Schmidt(瑞典隆德大学),Gregor Steinrisser-Allex(格拉茨医科大学),Eveline Wandl-Vogt(奥地利科学院)
联系人:Peter Kraker(知识中心,工作组组长),pkraker@know-center.at
出版日期:15 June 2016 (第一版)
资金来源:所有的作者均自费或者由所在机构提供
版权:此公开文章是基于知识共享4.0国际许可证条约的,在原作者及资源方同意的情况下,允许任何媒体无限制的使用、传播和复制。
五、致谢
感谢Katja Mayer、Falk Reckling、Erich Prem、Margit Hofer、Stefan Kasberger,感谢出席第三届OANA会议以及第15届STS年会的全体成员,感谢大家对初稿的有益建议和意见。感谢Maxi Schramm为“维也纳公约”提供的图案,Michael McNeill的校正,Brigitte Wandl的排版。
“维也纳公约”图案包含Kim Holmberg(https://pixabay.com/offene-wissenschaft-wissenschaft-735787/)的艺术作品,受CC0许可保护,采用Matthew Desmond的“Abel”字体,受SIL开放字体许可保护。
知识中心受奥地利彗星项目(卓越技术的能力中心)资助,奥地利彗星项目受奥地利联邦交通、创新、技术部门保护,受奥地利联邦科学、研究、经济部门保护,以及受施蒂利亚州的保护,彗星项目由奥地利研究促进会FFG管理。
(来源:http://viennaprinciples.org/)
备注:本译文的第三部分刊载于2016年第9期《科技中国》。
全文已发于微信公众号“研发邦:yanfaband”和研发邦网站www.yanfaband.com。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九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2-100787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