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森
千年中秋文化在挑战中传承家国情怀
2011-9-12 04:19
阅读:2471
新华网南京9月11日电(记者刘巍巍 孙彬)“中秋的夜晚,老人指着天上的月亮讲‘兔儿爷’,讲月中的嫦娥,引得孩子们睁大眼睛盼着奇迹出现,想看看‘兔儿爷’长什么样。”中秋来临之际,在位于苏、皖、浙三省交界处的天目湖畔,两位年届七旬的老人沐浴在温泉水中回忆几十年前的中秋往事。

这对老夫妇告诉记者,他们是江苏无锡人,这个中秋节在外地的儿女们因工作加班无法回家,于是几个孩子提前为他们报了一个温泉旅游团,让二老在健康之旅中享受节日的快乐。

无锡老两口的过节方式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随着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传统的家庭结构和过节方式逐渐被打破,中国民众在传承古老民俗的同时,通过更多的现代生活元素诠释中秋文化的家国意识和人文精神,寄托中华民族对美满的憧憬和对团圆的祝福。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早在唐朝时就正式成为节日,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人祭月、拜月有着直接的关系,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与中秋相关的神话故事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秋节作为民族节庆活动能穿越千年而兴盛不衰,因其以家庭为主体、以国家为载体,象征合家团圆,举国同庆,是一个融个人情怀与家国意识于一体的节日。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中秋节在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显现。从2007年开始,中国将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享受亲人和朋友的相聚。

“每逢中秋,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和家人在庭院里支一张桌子,上面摆上月饼、水果,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等月亮出来以后,才能吃月饼,邻里间还会互送一些水果。”苏州市民李晶说,“中秋团圆文化特有的家国意识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丢掉。”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急促,异地亲人的团聚变成了一件一年一次、甚至几年一次的奢侈享受,传统中秋佳节的“合家团圆”寓意遭到严峻的现实挑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汉森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14-48540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