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昆
再谈光是粒子还是波
2025-8-2 13:31
阅读:313

迄今为止,物理教科书都说光具有波粒二重性,

本文辨析光的本质是粒子,波,还是什么?

    

教科书证明或者说明光是波的理论,

依靠双缝实验中光的波动干涉图样,

这里有个潜在假设:观测本身不会影响观测结果。

人们观测运动的汽车火车或者飞机,不会影响其运动,

这是人类的生活经验,

然而,生活经验并不必然适用于量子微观领域。

    

前几天,《物理评论快报》报道,

MIT用能测量单个光子的精密仪器,

观测到的光的路径信息(粒子性)越多,干涉图样越不明显【1】,

换言之,不能同时观测到光有波粒二重性。

    

MIT这个实验结果,部分佐证了我再2014年3月的猜想:

观测光粒子时,“光是粒子不是波”【2】。

之所以称之为猜想,

是因为当时我没有能力做这样一个高级的实验。

    

由于科学网十多年前的博文已经无法显示,

我附上2014年原文【2】,归入思想实验吧。

    

可以修改物理教科书的相关表述以准确反映最新的进展。

       

     [1]MIT利用10000个超冷原子,解决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长达98年的争论

【2】科学网—量子力学:对波粒二象性的质疑 - 徐明昆的博文

量子力学:对波粒二象性的质疑

已有 7436 次阅读 2014-3-11 08:42 |个人分类: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量子,光,电子的波粒二象(二相,二重。。)性我总感觉逻辑上不正确。

说物体尺寸,有长宽高三个方向,这三个方向是同性质的。

但我们说的粒子,是一个实体;我们说的波,是实体的一种运动方式。

粒子和波,并不是同性质的量或者对象,不能并列为二象性。

我的想法,是还事物本来面目,大学中学以及所有物理书里面,应该取消波粒二象性的理论概念和提法,

说某某微粒子,就是粒子,粒子就是粒子,就不是波。

一个或者一群粒子的运动方式,或者动态分布形态,可以是波,更准确的说,

是依某种概率具有波的分布形式。

并不因为我们观测电子而影响了电子的轨迹,而是我们对微观粒子观测精度有限,有极限。所谓的观测,建立在光学和对人类对光的经验上,但是在微观世界,人类对光的经验和精确测量的经验都不成立,所以,只好说,我们无法(按照传统意义和方式)进行观测和得到观测数据。只好采用概率语言或者概率描述。

本人是民科,但对各级物理教材里的二象性说法一直觉得不确切或者不准确。

欢迎物理专家来指点,但不能用无数人研究了几百年都是这么说的来压人,

要说本质的确切的原理,不要重复教材上含糊其词的话。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徐明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7101-149620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