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东
2025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日志: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0813
2025-8-26 08:32
阅读:995

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

-收马网和黄盘

8月13日 晴

记  录  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级博士研究生,蒋雯

队       长: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清涛

队       员:  蒋雯

导  师  组:  程瑞、罗阿蓉、朱朝东

今天是我们在吉隆沟低海拔工作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前往吉隆县城进行两天的高海拔采集工作。8月初连日的大雨让我对此次采集忧心忡忡,没想到这几日竟然又连连晴日。这教会我实在不必为没有到来的事情而焦虑。我们每次开始一轮采集之前,都会进行工作量分配计划,同时也会视当日的天气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将我们有限的精力合理分配,事半功倍。

今日,我们也按照黄盘放置的顺序首先来到3600米样点进行设备回收。此处的马网上个月经常被牛群破坏,不得以更换了新的马网。这个月牛群换了牧场,我们的新马网才得以善存。我将完好还能二次利用的马网收回,破损无法使用的带回镇上扔掉。

2200米海拔的竹林

云雾初开

隐蔽的鸣声录音机

经过两个晴天,地面的水分被太阳烤干。采集地表的土壤并过筛便相对容易一些,我们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如今,口岸方向已经禁止游客通行。我们拿出所有的工作证明,并向每一个检查卡口保证注意安全不靠近国门,才能顺利下到老江村的样点。临近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西藏各地的巡查力度都大大增强。同在西藏工作多年,我们深深理解驻边警察工作的辛苦不易,每次的检查我们都极力配合。

塌方处等待通行.jpg

塌方处等待通行

完成今日的设备回收工作,我们回到工作站。第一件事便是把土壤样品寄给崔老师,时间久了可能会影响土壤昆虫的活性。我们将计划一件件完成,打包好所有的样品,以备明天装车。我连夜将今天收回的温湿度仪数据考出整理好,并将鸣声录音机的数据卡取出写好标签。清点并记录好留在吉隆工作站的所有物品,封好箱子,将工作站打扫干净。临近半夜,我们终于完成了今天所有的工作。

邮寄土样.jpg

邮寄土样

菊状千里光

琉璃草

棘豆

针筒菜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朱朝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6560-149898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