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2025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日志: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0812

已有 658 次阅读 2025-8-25 12:23 |个人分类:野外考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

-放黄盘取土样

8月12日 晴

记  录  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级博士研究生,蒋雯

队      长: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清涛

队      员:  蒋雯

导  师  组:  程瑞、罗阿蓉、朱朝东

昨晚的大雨令我担忧黄盘的收获,原本昨天就只晴了半日,晚上的雨极有可能将那寥寥几只昆虫冲走。

我们按着昨天放黄盘的顺序依次收回。夏村正在铺设水泥路,我们只能将车停在村口空地,带齐采集工具爬上村后的山顶。夏村山顶的黄盘中有大大小小的泥点印子,水也满满当当,这表明昨晚下了大雨。不过好在今天上午也是朗朗晴空,诱集所获颇丰。高海拔氧气稀薄,上山困难下山也困难:上山时两步三喘,下山时抱着满满一盆的土更要小心,陡峭的山坡一不留神就会滚落悬崖。见我们累得气喘吁吁的下到村里,村口围观施工的村民纷纷为我们让路并露出友好的笑容。驻村的边防警察正在巡查。前几次来此已经检查过我们的证件,今天对我们的采集非常好奇,都围过来提问。我们展示给他们看我们满满的收获并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

我们一路向下收回采集设备和土壤样品,同时将夏村的三个马网和温湿度仪也收回,明天就不用再上来了。3600米往下的样点,我们也留到明天上午来收。抓紧这难得的大好晴天,将刚收回黄盘放到老江村附近的三个样点。低海拔是照常的闷热,雨后的密林被太阳烤出层层热浪,“蒸”得人汗如雨下。为节约时间,我和吴老师分头行动:他负责开道至茂密的草丛中放置一半的黄盘,我负责采集花朵并放置另一半黄盘,我们完美配合完成黄盘放置,最后一同采土筛土,收集低海拔的土样。返回途中,我们还将2600米海拔样点的黄盘、马网、温湿度仪及鸣声录音机收回,大大减轻了明天的工作量。

熊蜂访大蓟

偶遇胡蜂巢

长喙虻

泥泞中前行

负重上山

喀西茄

将土壤混合.jpg

将土壤混合

筛土

取表层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6560-1498980.html

上一篇:2025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日志: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0811
下一篇: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中国办事处主任一行访问动物研究所
收藏 IP: 124.16.149.*| 热度|

3 周忠浩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8 0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