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沟昆虫多样性监测
-吉隆沟采集设备放置
7月12日 晴
记 录 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级博士研究生,蒋雯
队 长: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清涛
队 员: 蒋雯
导 师 组: 程瑞、罗阿蓉、朱朝东
前几日,华中农业大学的刘晓艳老师组的研究生魏靖宇来到吉隆同我们一起采样。昨日,西藏农牧大学的潘朝晖老师及其学生和井冈山大学的何波老师一同来到吉隆。我们为他们接风,并带着何波师兄一起进行7月份的采集工作。
此次采集是最后一次全面采集:黄盘还能在8月份返程时沿途进行采集,而杯诱和灯诱由于原定计划和设备损耗,将在此次完成最后一次收集。
今日,我们雇请了热玛村的一位熟识的藏族大叔帮我们埋诱杯。前两次埋诱杯的坑大多能重新利用,此次只需我们两人应该就能快速完成10个样点的诱杯放置工作。早上九点半,我们来到距离热玛村最近的3200米海拔样点。清晨的水汽还未散去,昨夜的雨滴还存于林中叶间,稍一走动就簌簌的落下,落在我的头顶和脖颈。间隔一个月,草已长得格外茂密,遮住了之前的痕迹。好在林下的土壤湿软,现挖坑也并不费力。藏族大叔在前面挖着,我在后面埋杯子倒诱剂,配合完美。何波师兄此行主要想采集些蠓虫。他先帮我们放置黄盘,再跟着吃草的牛儿采集些吸血的双翅目昆虫。
瀑布下打水
埋诱杯
云雾缭绕
大家动作迅速,中午就干到了夏村的样点。休息片刻,吃了些零食果腹,便又干劲十足继续干活。通往夏村山顶需要经过一段正在修建的路。这几天正在铺设水泥路,已经铺好的一半路基很高。我们四人搬石头捡木头把路垫平,让车能安全通过到达山顶。夏村山顶已经盛开了许多花,有铁线莲、琉璃草、点地梅等等,竞相开放,吸引了各种蜜蜂前来访花。
小舌紫菀
巨大的马勃
小花草玉梅
革叶蓼
高原毛茛
高山豆
蓝钟花
灯诱设备的灯条极易损坏。我们吭哧带喘地爬到山顶,发现所带的灯条不亮了。只好又下到车里找了最后一个勉强能亮的灯条进行更换。除了灯箱不足以完成剩下的三个样点,诱剂也不够了。上次收诱杯时发现没有草丛树林遮挡的样点,诱剂干的很快。这次我便多加了一些诱剂,却忘记多带一桶酒精。来到2800米样点,诱剂就彻底用完了。我们先下车布置,吴老师开车回到站里拿诱剂。晚上七点,我们完成了最后一个样点——2600米海拔的布设工作,请藏族大叔吃了饺子,圆满完成今日工作。
何波师兄帮忙放黄盘
安装灯箱
修灯条
山间白练
偶遇事故现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朱朝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6560-149438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