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6月21日星期五
记 录 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桓吉
队 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梁红斌
中 方 队 员:王红托、杜聪聪、郑力豪、刘桓吉、南煜鹏、金元元、靳雯怡
蒙 方 队 员:乌日娜、宾巴(所长)及其助理和学生、后勤共16人
考 察 车 辆:6辆
昨晚,我们入睡时给烤炉添满了柴火,蒙古包里温度较高。我便只使用了睡袋,放弃被子。没想到这柴火如此不耐烧,四点我就被冻醒了,添上被子才勉强入睡。这是一个大通铺,睡了六个人,但还好今天大家都没怎么打呼噜。
第一次住蒙古包合影
烤火灯诱
大概9点,大家都聚集到我们的蒙古包一起吃早餐。条件所限,我们只能将昨晚烤过牛粪的烤炉擦擦,将就着烤烤面包。野外生活虽然艰苦,但也挺欢乐。
梁老师烤面包
我们住的蒙古包周边有一片生长着柳树的湿地。这是昆虫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地方,绝佳的采集地。在和宾巴所长商量好行程后,我们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得奔赴这片湿地了。不得不说,湿地的多样性的确高。我在这里的一些小落叶松上发现了不少粉蚧。和昨天类似,但是生境明显不同,所以我又采集了不少。同时,这里的多腺柳上还有不少虫瘿。这些虫瘿也可能饲养出寄生蜂。
湿地生境
湿地野葱
脱壳的木虱
下午一点,我们开始拔营,前往180km外的Zawkhan,Tosontsengel soum。这次转点的路还不错,至少有不少柏油路,不用自己在蒙古大草原上乱撞碰壁了。大概六点,我们找到了新的驻扎点。令我们意外的是,这次选择的驻扎点旁有一条河。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彻底洗一次澡了,虽然河水冰冷,但也抵挡不了我们洗澡的热情。
营地前的河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