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东
2024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陈塘镇皮塘村-0616
2024-6-27 15:40
阅读:3926

06月16日  小雨转晴

记  录  人: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秦雨瑶

队      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清涛

队      员:李标、余润泽、蒋雯、秦雨瑶

导  师  组:程瑞、罗阿蓉、朱朝东

雨后的清晨,我们决定从小道上山,希望能找到放置诱杯的理想之地,同时沿着登山道进行扫网采集。然而,沿途的路两侧,要么被野草覆盖,要么被当地人种上了鸡爪谷,没有地方可以放置诱杯。原本期待雨过天晴,却在我们开始登山不久后再次被细雨打破。我们冒雨继续往上登,期望登顶后天气转晴,以便下山时能进行扫网采集。

01. 陈塘镇.jpg

陈塘镇

02. 陈塘特色的窨井盖1.jpg

陈塘特色窖井盖

03. 陈塘特色的窨井盖2.jpg

陈塘特色窖井盖

04. 登山入口.jpg

登山入口

在半山腰,我们找到了一个避雨的地方稍作休息。从这里远眺,陈塘镇的全貌已经映入眼帘。当我们终于到达山顶,天空开始渐渐放晴。我们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迅速下山,开始了扫网采集。

05. 鸟瞰陈塘镇.jpg

鸟瞰陈塘

06. 山顶.jpg

山顶全景

07. 山顶小憩.jpg

山巅小憩

08. 螳螂.jpg

螳螂

09. 象甲.jpg

象甲

10. 叶甲.jpg

叶甲

在下山的途中,我们遇见了背着装满了鸡爪谷苗的沉重背篓的夏尔巴人。为了缓解肩上的重量,他们巧妙地将背篓的布条固定于额头之上。我们自己上山时已感艰难,不得不频繁地停下脚步,喘息着,以适应这陡峭的山路。而夏尔巴人,这个被誉为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的民族,即使背负着重担,登山的步伐也显得比我们轻快许多。在简短的交谈中,我们得知,我们登顶处的村庄名为皮塘村。夏尔巴人的身影,不仅是我们下山路上的一道风景,更是喜马拉雅精神的生动体现。

11. 夏尔巴人.jpg

夏尔巴人

皮塘村并未放置诱杯,我们也将在明日告别陈塘镇。下山后,我便重新寻找一处放置诱杯。陈塘镇周围,靠近森林的地方几乎都被鸡爪谷的覆盖,要找到一处放置诱杯实在困难重重。不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我决定走出陈塘镇的范围,在219国道边放置了诱杯。这个位置既方便我们明日离开时顺路取走,也为我们这次采集之旅增添了一份期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朱朝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6560-143999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