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察隅县空档村雨中寻虫
记录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牛泽清博士
当日天气情况
今天的察隅县一天有雨,我们也无法去较远的地方采集。昨天返回县城是,清涛看到路边河对面可行车过去,计划今天就去住宿酒店对面的山脚去看看。
其实我们心里也清楚,下着雨的天气是不适合我们野外采集蜜蜂类昆虫的,但我们也不甘心待在房间内等着天气的好转。况且,彩玲采集蚜虫好像在小雨中也行。于是早餐后,我们还是离开酒店,开车出发寻虫。
从我们住宿的酒店要到达对面的山脚,需从我们住宿的酒店向东沿G219国道前行约2公里,通过国道旁的一座铁桥便可抵达对面的山脚。过了铁桥,我们发现对面的山脚下住的是空档村的藏民,山脚下也没有开花的植物。这里显然不是我和清涛采集蜜蜂类昆虫的理想采集点。我下车后沿着山脚下的小道向前,搜寻着蜜蜂。走了好长的一段路也没发现蜜蜂的踪影,只好在雨中拍一些树叶上或地表的其他昆虫的生态图片来。
空档村幼虫-1
空档村幼虫-2
空档村天牛
空档村蜘蛛
空档村蝇类
中午11点多时,天空中的雨逐渐下得大了起来,我也只好原路返回去停车点找清涛了。快到停车点了,见清涛也是冒着雨、蹲在路旁用相机在拍摄路旁植物上虫子的一些生态照片。见我返了回来,问我有啥发现没。我苦笑了一声,他便明白:这样的天气能采集到蜜蜂类昆虫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雨中记录生态照
我和清涛彼此欣赏了雨中拍摄的一些昆虫生态照片,已被雨淋湿了不少,心想彩玲在远处会不会也被雨淋?当我和清涛开车往回返的时候看到彩玲,只见她一人坐在路旁的一小房檐下正在避雨,也显出了无奈的神情。
彩玲避雨
雨还下个不停,我们也只好返回住宿的酒店。回到酒店,才是中午12点半左右。时间尚早,我也没有标本可处理,于是只好打开电脑,处理一下今天拍摄到的昆虫生态照片,写写工作日志,喝点自带的速溶咖啡,等着天空放晴了。
下午1点半了,突感肚子有些饿了,叫了清涛和彩玲去外面吃了一碗面,回到住宿的房间,我又把明天准备的科普报告的PPT整理了一下。一共做了40张片子,感觉应该差不多了,只愿明天讲的时候能通俗一些就行。
前几天发给朱老师的工作日志,有几天的已在科学网上登了出来。每年我都会从科学网上将工作日志下载下来保存。一方面觉得每天写下的工作日志记载了自己野外工作的点点滴滴,另一方面朱老师百忙中将日志以他的博文及时登载在科学网上,也体现出研究组各位同事对我们野外工作的重视,同时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保存起来这些工作日志,不仅是对自己的认可,也是对朱老师的一种尊重。
已是下午4点了,雨还在一直下着,看来今天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朱朝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6560-139165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