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张仁杰同学2018年青海出差小结

已有 9515 次阅读 2018-8-28 17:28 |个人分类:研究生培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题记:

青藏高原是研究组、重点实验室重点关注的野外考察圣地。我个人1997年首次入藏80余天,并在行前及后来持续得到黄复生先生、王书永先生和张学忠先生等悉心指导和培育。在那段难忘的考察过程中,我和吴珉师兄有无数次烛光下的讨论。20年以后,有些想法逐渐在慢慢得以实现。

随着科研资源和条件的提升,研究组已经形成了对青藏高原定期考察的队伍和能力。研究生则是这支队伍中让人充满期待的新生力量。曹焕喜、张丹、张仁杰和陈婧婷都分批次进入高原,体会高原工作的特殊性和无穷魅力。曹焕喜在青海深入研究,发表了一个姬小蜂新种,并形成了她自己的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小体系。张丹则在牛泽清的指导下,发现了一批蜜蜂的蜂巢,并尝试开展了巢穴生物学野外研究工作。张仁杰还处于刚从国科大校园跨入实验室的过渡期,得到张彦周、乔慧捷两位的指点,到青海去体会交叉学科的实际工作难点。陈婧婷将来的主要工作在江西新岗山大样地,开展物种互作工作。其野外工作特点和在青藏高原工作存在较大差别。但她主动要求进藏,让考察队员和我都能够体会到她内在的一股子坚持不懈的劲头。

这些学生从大学生到研究生,从国科大校园进入实验室,转变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学习已有知识到发现并创造知识,需要敢于发问,勤于思考,小心求证;从课堂学习到完成项目,需要脚踏实地,不断重复,建立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显然,这个转变过程,研究生会不断产生一些成就感,也不断被挫败。但成就感和挫败感的动态还要在导师和研究生的互动中,不断拉回到主线:问题-方案-数据-分析-验证的全流程培育。个人体会,这个转变过程一旦完成,基本研究生的专业兴趣、部分独立性和自信心就形成了。后续导师就可以放手让他们逐步进入科研角色,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以张仁杰同学的青海出差小结为例,我和他认真交流了一下。通过此次出差,他主动产生了一些想法。我建议他围绕高原适应性,去调研一些文献,看看这个方向研究进展如何?显然,通过调研,他才能够真正理解并形成昆虫高原适应性的科学概念,并了解其科学内涵和现有的研究方案。有了这样的背景,他可以先扩大一下范围:看看其它动物,特别是人类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发现和新的技术手段?最后再缩小到寄生蜂和寄主高原适应性,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案。发现了有趣的现象,提出了有意思的问题,就需要主动去调研文献,并思考自己如何开展研究,并不断推敲、质疑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把这个过程形成报告,就可以邀请导师指导小组进一步优化其思路和方案。我的个人原则是,充分相信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充满自信地为自己的想法辩论。

教学相长,彼此都珍惜这个过程,把一些点滴记录下来,自然会对后来的研究生产生一些潜在的影响。

 青海出差小结

记录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张仁杰

导师小组:张彦周、乔慧捷、朱朝东 

本次青海出差,我在乔慧捷老师的带领下,于2018.8.2从北京飞抵西宁,于2018年8月14日回到北京,历时13天,共计4000余公里。在此次青海出差圆满结束之际,我写下整个青海之行的心得体会,以期可以记录这十余天的点滴生活和美好记忆。期望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自己能够不忘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意,鼓励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次行程,我们从北京出发,经西宁过青海湖到达德令哈、格尔木、西大滩、五道梁、治多、玉树、囊谦、玛多,最终回到西宁,途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国家公园。途中见过青青草原、巍巍雪山、荒无人烟的戈壁和无人区以及漫山遍野的牦牛和藏民富有民族风情的藏包……现在回想起,依旧历历在目。

8.2日 出发 

凌晨4点从国科大奥运村校区出发,与乔老师一同前往机场,飞抵西宁,入住虎台宾馆。中午吃过便饭后,稍作休整,前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办理相关手续。回去途中还发现了路边的蚧壳虫。可惜没带收集袋。不过,我仔细观察,这批的寄生蜂已经羽化飞走了。

2.jpg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3.jpg

三江源野生裸鲤宣传画

8.3 休整

早晨起来就开始下雨。吃过早餐后跑到宾馆附近观察,发现有几株树木上有蚧壳虫。虽然都已有了寄生蜂的羽化孔,我还是赶紧剪下来放入采集袋网兜中。

1.jpg树干上的蚧壳虫(已经有了羽化孔)

5.jpg放置在窗台晾干

8.4 出发

启程前往德令哈,途径青海湖。同行的云南电信设计院的赵老师操作无人机进行了航拍观测。我在路边进行了简单的扫网,但收获不多,大多为双翅目种类,猜测可能是受周边家养蜜蜂的干扰。晚上到达德令哈。

6.jpg

无人机航拍美丽的青海湖

8.5

从德令哈前往格尔木,在可鲁克湖对汉能集团提供的太阳能充电设备进行了测试。穿过荒漠,在水上雅丹再次进行无人机试航。晚上10点到达格尔木吃晚餐。

8.jpg

无人机航拍水上雅丹

8.6

由于车辆故障,需要进行检修,我们在格尔木进行了一天休整,并去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了备案。


8.7

从格尔木出发,经昆仑山口到达五道梁,后前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索南达杰保护站观察藏羚羊。途中,乔老师给我讲解了如何进行野生动物的样线调查方法。之后发现了藏野驴、藏原羚、白唇鹿、高山鼠兔、旱獭和大鵟。我仔细观察了每种野生动物的特点,一路聆听乔老师讲解,对野生动物的行为和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由于道路不便,当天15小时长驱700多公里,但没有丝毫倦意。晚上到达治多县,海拔已经到了4100米,我由于颠簸已经有了轻微的高原反应。

9.jpg

昆仑山口

10.jpg

藏羚羊

11.jpg

藏野驴

12.jpg

牦牛

13.jpg

途径某座大桥

8.8

从治多出发前往玉树,沿途扫网发现了两种不同种类的熊蜂。路上遇见一家藏族朋友,一起吃了午饭。藏族小妹妹对于扫网十分有兴趣,帮我扫到几头熊蜂。前往玉树的路上还发现了取食牦牛残体的高山秃鹫。当天晚上我们到达了玉树。

14.jpg

某种熊蜂

15.jpg

扫网的藏族小姑娘拉莫庸赞

16.jpg

取食牦牛残体的高山秃鹫

8.9

在玉树休整一天,在玉树周边观察是否有蚧壳虫,但没有什么发现。


8.10

从玉树前往囊谦林场,路上发现了一些大蚊科昆虫、某种芫菁、食蚜蝇,沿途扫网采到了熊蜂属和分舌蜂属的种类。

18.jpg

某大蚊科种类

19.jpg

某种芫菁

20.jpg

访花的食蚜蝇

8.11

从玉树前往玛多县,途中进行扫网,收获不多。


8.12

下雨,无法进入鄂陵湖、扎陵湖保护园区,修整一天。

8.13

前往鄂陵湖、扎陵湖保护园区,扫网采集到了第二头分舌蜂属的种类。随后由于语言不通,险些被当地保护的管理员误解,没收了我的网子和收集蜜蜂的硅胶管。后来经过乔老师解释以及我们耐心的沟通,最终澄清误会。在此特别感谢那些为保护自然而做出贡献的藏族朋友。正是由于他们的淳朴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勇敢的保护着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资源,才能使我们更好的欣赏着祖国的山河大地。回程途中还发现了藏原羚和野生的狼。

23.jpg

鄂陵湖、扎陵湖保护分区

24.jpg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鄂陵湖生态监测点

25.jpg

鄂陵湖保护分区的藏原羚

26.jpg

招鹰架附近的大鵟

27.jpg

某种熊蜂

28.jpg

乔老师、保护区的藏族管理员和我合影

 

8.14

从玛多前往西宁,晚上到达北京。可能是由于不太适应,刚回来就发了低烧,匆匆为这次的青海之行画上了句号。

 

此次采集的最后,在观察硅胶管中野生熊蜂的时候,我萌生了一些想法:

思路一:

是否可以在采集的途中,利用实验室分类学的知识和储备,对熊蜂进行高寒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相关研究?测度可以依托其在硅胶管中的存活时间来度量,可以将其与同种类物种在低海拔地区存活时间进行对比;进行分子测序以及运用其它一些分子手段或者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从现象描述走向机制的研究,找出控制熊蜂的高寒低氧的适应机制。

思路二:

由于途中采集了两头蝗虫存放于硅胶管中,发现了一种现象:理论来讲,昆虫的个体越大,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越多,在硅胶管中的存活时间应该越短。但是对于蝗虫的观察发现并非如此,其中一头蝗虫个体较大,远大于熊蜂,但其在硅胶管中的存活时间却远比熊蜂长:通常熊蜂2-3天之内必定干燥而死,但蝗虫却存活了5-6天还未死亡。是否是由于两者利用氧气的能力或者机制的差异所导致,能否做相应的比较来说明或解释其中的原理?

这还有待于之后和老师还有师兄师姐们讨论。

这些问题都需要依托和利用分类学的知识以及相关标本的积累和观察,后续需要依托分子手段和生物信息学的技术来加以验证。无论如何,这次的野外经历,不仅使我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必须依托实验室良好的分类学平台,努力学习前沿的相关技术,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够更好的解决一些具体的科学问题,为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这次的青海之行,特别感谢乔慧捷老师能够给我安排这次野外实习的机会,以及同行的赵跃东老师(本文图片大多来自赵老师)、丘仲锋老师和齐文娥老师等对我的照顾和帮助,还有沿途自然保护区的同志给与工作上的支持和同行上的便利。这次青海出差让我对大自然更多了敬畏之心,认识了很多野生动物的同时。我观察了鼠兔泛滥对于草场退化的影响,了解了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采集到了一些昆虫种类,锻炼了自己在高原地区采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了解到藏区的风土人情和一些与人相处的道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6560-1131461.html

上一篇:第三届全国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通知
下一篇:新岗山取样工作小记 - 李逸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16 郑永军 梁庆华 姚卫建 李欣海 刘全生 强涛 赫荣乔 何海 张珑 李学宽 陈智文 黄仁勇 蒋永华 周浙昆 刘光银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