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这是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于世事人心的感慨之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动容。
在各类高技术手段的多维推动下,如今的时间相比笔墨纸砚时代流逝得更快,转眼还有两周,2015全年就要在无声无息中就过去了。
对于中国科学界,对于科学网,2015年还是发生了什么,对于我这个喜欢评价排队的人来说,快年底了总要说些什么。
这个“说些什么”在今年而言依然是延续了以往的评选年度人物的做法,对于前几年,年度人物分别是金拓、马红孺、温景嵩三位教授,再加英国的戴德昌,而对于今年而言,其实,科学网年度人物只有李小文先生了。
————————————
且不说李先生去世的那些日子里科学网刷屏式的怀念,更不要说他其实带走了很多当下这个世界、尤其是这个更应该讲究平等的科学世界极其缺乏的东西,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难能可贵的东西也许还是无望回来,单只他在网络上和各位不同层面和机构的博主们的交往就令人感怀。
李小文先生说,在科学网上,他发现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才子,要说,李小文先生也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但是他敏锐地认识到,更多被隐藏起来的智慧其实一直在地下存在,一旦给一点点的空间就会喷薄而出,无比璀璨。也所以,他更愿意将自己最后的时间用在支持和辅助那些未曾在当下环境里获得机会的人,包括他那天天嚷着水平极高而又不成器的编外弟子陈楷翰,他甚至将自己的院士办公室留给请来访问的楷翰使用。
李先生对于生死的态度一直超然,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李先生也意识到也许哪一天就要面对生死别离,所以,预先和夫人约定了最后一刻来临时需要处置的具体做法,还郑重其事地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并坚持让夫人也签上了名字【图片1】。
甚至,他在赴美求学的时候,还在纽约哈德孙河畔的一张相当模糊的照片后有过玩笑式的留言【图片2-3】。
上面照片背面的题字是李先生自己所为,可惜照片本身并不清楚,但估计在当时能够照上张相,还是自己的相机,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了。
李小文先生在坊间有个知名的传说:一旦半斤二锅头下去,就要开始在黑板上推导公式。以一种狂野的方式来进行科学的研究。
而李先生又是严谨的,我们可以从他给研究生上课的一页手稿上来看他对于学问的态度【图片4】。
在我看来,李先生最为珍贵的品质并非是对自己生命的态度,而是对别人的从根本上、从心底里的尊重,这个别人可以是陈小润这样的小孩子,也可以是和他同一个级别的大科学家,在他而言,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尊重感,我个人就是没有的,我一旦看不上某人,连搭理都懒得再搭理。而李先生,即便那些对他言有不恭的人,甚至饱含了恶毒攻击的人,也能够随时尽释前嫌,继续在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后留言推荐。这样的胸怀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尤其是已经占据了科学界的高位的大学者,内心里那点“我高高在上”了的感觉其实比很多官员还强烈。我们见多了各类院士和未当选院士时的不同嘴脸,就会更加认识到李小文先生的可贵之处。
也所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出版社)的前社长苏青先生才愿意在第一时间来编撰出版《大家博友》和《大师小文》两本书【照片5】,前者由武夷山博主主编,在很快的时间内完成了编写和出版,而我则带着弟子们从1800多篇李小文博文中多轮精选出150多篇,加上按语和注释后也在李先生去世后不久出版,同为科学网博主的吕秀齐老师做了责任编辑,只是,不知道市场销路如何?在我推断,应该是一般的,这本书首印只有2000册,还没有听到再次印刷的消息。
而北师大出版社在听到销量一般的消息后立刻毅然决定不再去筹划出版关于李小文先生的书,可谓市场意识极强,值得在这里格外夸赞一下。
所以,情怀,哪怕是高尚、圣洁的情怀,在今天这个忙碌的脚步和喧嚣的市场化时代,其实很难激得起多少涟漪。
也所以,我本来拟议中要写的《李小文评传》也就停下了手,对于一位高风亮节的院士,除了科学网上少量的博主外,哪怕李小文先生的弟子,哪怕李小文先生生前所在的机构,也许已经忘却了。或者你问他的时候他说没有忘却,但是却不会做任何一件让人记起过去的事情。
这大概就是中国、中国科学界的现状吧。
之前我说科学网选文的时候曾经有过一句批评:当浅薄的认知一再被精选到夺人眼球的位置,那些深刻的表达就会不复存在,而愿意做深刻表达者则逐渐远离了。此消彼长,而非各执一端,才是现实中的真相。
这句话其实适合更大的范畴。
二
相对于让我们感觉温暖的李小文先生,今年有性格相当刚硬的屠呦呦先生横空出世,是中国科学界的第一人物,因为她有幸成为中国自然科学界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且其成就完全是在中国大陆完成。
相关专题:深切缅怀李小文院士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943722.html?mobile=1
收藏